《塵埃落定》有感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中國西藏的康巴地區。它通過講述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家族的衰落和變遷,探討了歷史、文化、身份以及現代化給傳統社會帶來的沖擊。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一個被認為智力有障礙的兒子,他雖然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擁有超時代的感覺和智慧。這個角色的設計體現了作者對于“傻子”這一特殊視角的利用,通過他的眼著來觀察和反思周圍世界的變化。
阿來通過少爺這個“傻子”的視角,使得小說充滿了反諷和哲理的色彩。少爺看似愚鈍,但他的觀察和思考往往一針見血,揭示了那些所謂聰明人的虛偽和欲望。他在權力斗爭中看似被動,但實際上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了周圍的世界。這種反差不僅讓人深思,也增添了小說的戲劇性和趣味性。小說中對藏族文化的描寫也是一大亮點。阿來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藏族的風俗、信仰和生活方式。從藏族土司的豪宅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再到宗教儀式和節慶,作者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神秘而富有魅力的世界。這不僅豐富了故事的背景,也讓讀者對藏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我最有感觸的是最后一章,當傻子土司像小時候那樣躺在自己的床上回憶自己的一生,窗外的景色沒有變,就好像時間也沒有流動過,“生命還停留在好多好多年前”。他的語氣也那么平靜,記憶倒流回十三歲智慧打開的清晨,仿佛這一生還不曾起始。讀完也好像隨著他過完這瞬息變化但和塵埃一同停滯的人生。
雖然他被叫做傻子,但是傻子是再好不過的保護色,生在土司家族的傻子更是天然的幸運兒,做錯事說錯話不會有人去怪一個傻子,得到所有人的偏愛,做對了還能得到額外的嘉獎,倘若時不時以傻子之口道出歷史真
諦和正確的決策,那么土司之位也會為一傻子敞開大門。其實仔細想一想,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又何嘗不想做一個傻子,無憂無慮,做錯事會被理解做好事會被夸獎,言論隨心所欲,誰又想做那個聰明人?
就像書里說的那樣,做一個傻子真好,做錯了事情,想一想自己是傻子,心里就釋然了。
《塵埃落定》還探討了命運與自由意志的主題。少爺的命運似乎被他的智障所限定,但他卻通過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生存和表達自我的途徑。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命運雖然有其不可抗拒一面,但人類的意志和智慧同樣不可忽視。即使在最困難的環境中,人們也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找到自己的出路和意義。它反映了社會和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沉浮與抗爭 ,也是對整個藏族社會轉型期的一種記錄和思考。
我們在這個世界里都是塵埃,沿著既定路程落定,期間遇到的每一般疾風,每一陣洋流,都是命中注定,因為塵埃本該落定。
作者:段雅然 袁曉豐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