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湘西中的純真
記得初讀《邊城》是在初中,那時對這本書的理解只是淺嘗輒止,對于翠翠與儺送的愛情只是感覺到無盡的遺憾。再讀《邊城》我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看到了湘西百姓的純真,看到了湘西民俗的多姿多彩,看到了人情美……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最負盛名的代表作。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展開敘述。《邊城》里的人始終保有躍動著的原始生命活力,他們重義輕利、守信自約,人人均有君子之風,展現了純真的人性美。小說對湘西的民俗也作了細致的描繪:青年男女用對歌在月夜傾吐愛慕之情,端午節賽龍舟,在河中捉鴨子;中秋夜晚舞龍,耍獅子等顯示了湘西獨特的地方色彩,展現了湘西獨特的民俗美。其中所刻畫的每一個人物都十分生動鮮明,躍然紙上。翠翠的外公為人撐船,遇到了他人有困難總要慷慨解囊,所以掙來的錢很快就散光了。楊馬兵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他一直都深愛著翠翠的母親。在翠翠的爺爺去世后,他便來到了翠翠的身邊,照顧這個無依無靠的孤女。這本小說中就連妓女也都是重情重義的。《邊城》不想一些小說有著一波三折,此起彼伏的情節故事。這本小說是以淡淡的筆觸展開的,在沈從文的筆下,每一個角色都是好人。他以文字撫慰了每一個讀者的心靈,洗滌了每一個讀者的靈魂。
通過我的深入了解得知沈從文出生于湘西鳳凰的一個小鎮。沈從文家曾是鳳凰的名門望族,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家道中落。沈從文十二歲便入伍,隨軍隊在湖南湖北等地流竄,在這期間他目睹了無數的殺戮,人性中的黑暗一面。所以在沈從文的心中充滿了對純真的人性美好的向往。所以《邊城》展現了一個人人都是好人的小鎮湘西。
小說通過翠翠的愛情悲劇,歌詠親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展現了人情美。我認為沈從文之所以對邊城人性美和人情美作理想化的表現,其意在從人性角度出發來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邊城》寄托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古老而淳樸的湘西,勾起了人們對純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