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情繪就的藝術人生
前幾天,微信收到了好友,原南昌18中美術老師馬向前發給我“履歷·韓辛回顧展”的展覽宣傳冊。他在退休以后將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關系轉到了上海美術美協,因此上海展覽的相關信息,他都能夠及時的收到,也會馬上通報給我。
11月6日下午,我獨自一人來到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館,參觀了“履歷·韓辛回顧展”。展出的作品,見證了藝術家60年不平凡的藝術人生履歷。
旅美上海畫家韓辛的美術作品展覽“履歷——韓辛回顧展”于10月28日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先后取得美國加州大學藝術研究院藝術碩士學位、美國聯邦人文學基金會獎金等榮譽。十二年前,他與好友陳丹青、林旭東舉辦聯合畫展《四十年的故事》。68歲的韓辛,這次攜作品和妻女從舊金山來滬,在任教過的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舉辦六十年回顧展。他將少年時期至今幾乎全部重要創作作品帶來,并精心挑選200余幅進行展出。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大學城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積近千畝,我住的小區到學校徒步大概半小時,吃過午飯稍微休息一會兒后,我興致勃勃的邁開大步,向學院走去。深秋末尾,冷空氣突然襲來,出門前預見不足,穿著顯單薄,身上有寒涼之感,冷冽的寒風吹在臉上,也有一些不適,但一想到自己將要去赴一場精神盛宴,心里就暖和了不少。一路上分別經過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我從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東門進入校園,在門衛的指導下,要走一段路才能到達美術館。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眼睛樓,這是代表學院標志性建筑,眼睛樓,大跨度的雙弧線表示雙眼皮,揭示這所學校的品質和發展,預示著視覺飛揚的膽識和氣魄。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將辦成一所世界矚目的一流藝術大學,它契合了視覺藝術之感官的特征,樓前一泓清澈的湖水中,幾只白天鵝在湖中游弋。岸上各種建筑風格中西合璧,水系環繞、芳草如茵,小島風情、綠樹成林。美麗校園為全校師生營造了一派人文藝術氛圍和青春氣息。
走進美術館,正廳白色幕墻上的畫展招貼畫,強烈的吸引了我的視線。畫面下方呈半圓、用大筆觸、厚色塊塑造的一組畫有男男女女、不同角度、不同表情、不同膚色的頭像,他們個性鮮明、神采飛揚,讓人看后感到十分震撼。墻上正中繁體字草書漢字寫著“履歷韓星回顧展”撲面而來,氣勢具有誘惑力,我迫不及待的進入展廳,讀過序言,得知本次展覽皆為韓辛本人精選人生各階段代表之作,充分展示其扎實的基本功和天馬行空的藝術創想。
展廳內,裝飾考究的畫框內分別有粉畫、油畫、素描,畫幅有大有小,有大型巨制,還有精微小品,有獨副畫,還有組畫。其中一組由70副小型肖像畫構成的取名為”建筑工”群體畫,看了讓人嘆為觀止。70幅油畫組成的《卡斯特羅谷畫室與它的建筑工》系列是韓辛為修建舊金山畫室時為建筑工人而作,他在工地上即興創作,持續兩年半。
六年前,韓辛生了一場大病。最終他得以痊愈,他的繪畫也獲得了新生。2021年,韓辛開始在美國準備建一個大畫室,前后三年時間,大約有120個工人參與其中。期間韓辛開始給他們畫肖像,每幅大約一個半小時,最后完成了70多幅。這系列作品此刻就呈現在我的眼前,看過這組畫面讓我感慨到:
畫家最厲害的,就是把每個人的身份、有血有肉的感覺都畫出來了。韓辛通過他塑造的這些人可以想象對象的聲音是什么,他的個性怎么樣,他的身世如何,不需要靠衣服、配飾,就靠對臉的描摹,就把每一個人的生命完完全全揭示出來。這可能跟他生病的經歷有關,感覺他對生命的理解和欲望更強了,畫出來的東西更打動人。
進門右側一組素描人物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分別畫的是畫家的母親、外婆和他自己。他的素描表現別具一格,作品頭像中五官、手的刻畫的精微細致。其它地方十分概括,簡練,寥寥數筆。技法處理得體,恰到好處,韓辛的繪畫技巧曾令陳丹青艷羨,他感慨地說:“幾年后,他用削尖的鉛筆細細描繪大幅人物素描,瞳仁與鼻翼至少畫出五十種微妙的層次,而且逆光,我瞧著,心里絕望。”爐火純青的技法,無不體現了韓辛這位上海畫家特有的精明、智慧和老練。
韓辛的《燃燒的欲望》是一幅大型油畫作品,視覺沖擊力很強,畫面中民間藝人動作夸張,表情驚怵,在黝黑的背景下,口吐火焰,表演驚險刺激,現場感十分真實強烈,色彩飽滿,看后讓人擊節叫好!
1955年,韓辛出生于上海,喜愛繪畫。15歲時結識上海畫友林旭東、陳丹青。因性格脾氣相投,他還與吳大羽并稱為“老小畫怪”。20歲的韓辛結識了畫界前輩俞云階、陳逸飛、魏景山、夏葆元,之后他走進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上海油畫雕塑院前身),成為月薪15元的“臨時工”,參與過不少主題創作,也為陳逸飛筆下的《魯迅》肖像,“貢獻”過“一只耳”(耳朵模特)。上世紀七十年代,韓辛的作品入選全國美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因而被破格錄取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壁畫研究室研究生。
展覽中的一張紙片雖然原始、陳舊和破爛,但“定格了上世紀中國美術史的一個瞬間”,那是“1979年5月,韓辛由上海北上趕考中央美術學院,這個不起眼的小紙條是他繪畫專業考試的分數條,由央美油畫系知名教授、教師觀摩作品后分別打分并簽名。有些老教授復出不久。此打分條當時貼在韓辛一幅送考作品背面。當時參與打分的教師不約而同的給他打了高分:侯一民、李化吉、靳尚誼、梁運清、張世椿、蘇高禮、張世彥、周令釗、詹建俊、林崗,以上老教授多半已作古。六十年的履歷至今,韓辛仍未停筆,并用矢志不渝地創新和探索成就回報前輩和老師們的厚愛。
畫家韓辛,曾經是上海美術史的深刻參與者。少年時代,他是陳丹青的玩伴,也是彼此啟發、追逐的美術同路人;青年時代,他是上海頂流畫家的合作伙伴,很多宏偉巨作上都留下了他的手筆;而后,他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又遠赴美國,直至晚年回到上海。
六十年履歷,韓辛將繪畫做到極致,韓辛的作品完全不同于“照相機”式作畫,而是能讓人真正感受到繪畫的魅力。無論是構成能力,還是色彩的配置組合,韓辛都有充足底氣去揮灑展示、縱情表現。每幅畫都可以作為“最好的教科書”,構成精準,色彩敏感優美,強烈傳遞藝術美的效應。
我忘情地陶醉在韓辛作品中不能自拔,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精神體驗和享受,也是無數次欣賞藝術作品以來,最為動情的一次,我徜徉在作品中,一會兒遠眺、一會兒近觀,細細琢磨,遇到動情處,我會用手機多角度拍照,以便回家再好好琢磨。我的癡迷狀態,被展廳里的一位中年工作人員關注,他走過來對我說:“老同志,我看你看得很投入,是不是認為這位畫家畫的很好。”
“是的,豈止是很好,簡直就是一位身懷絕技、才氣縱橫的大藝術家。從他身上,我真正品味到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所在。眼看天氣漸晚,是不是到了下班的時間,聽說展覽到11月20日截止,過幾天我還會再來看看。“
“歡迎歡迎,下次來,或許還能遇上韓老師呢?剛才來的那對母子,就是韓老師的女兒和外孫,他們就住在附近的賓館里。”
“謝謝!謝謝!但愿下次來能有好運氣!”我由衷地表示感謝!依依不舍地走出了美術館。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縱情繪就的藝術人生
- 前幾天,微信收到了好友,原南昌18中美術老師馬向前發給我“履歷·韓辛回顧展”的展覽宣傳冊。
- 11-09
- 圈里圈外
- 每個人有自己的圈子,社會上的人也有自己的圈子,可是圈里圈外的人,有時可以融為一體,有時卻走不到一起。
- 11-09
- 一周的生活
- 在上班的人,一周的生活,都是忙忙碌碌的,周一要開會,周二要出差,周三要總結,周四要培訓,周五要跑腿,到了周末
- 11-09
- 葉落知秋
-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已是11月份了,趟過歲月的長河,時光就這樣匆匆而過,從來不曾為誰而停留。
-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