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幸福——讀余華《活著》有感
忍受幸福
——讀余華《活著》有感
讀完了余華的《活著》,愣神良久,才緩緩地把書合上,腦海里浮現出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的景象。苦難也就是這樣無可避免,它與痛苦交織。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勢,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黑夜的來臨。也更像,生存的意志在召喚著福貴,召喚著你,召喚著我,召喚著他,召喚著所有的人回家。
書中的人物都在沖著我笑。頭發全白、佝僂著腰的福貴牽著他的牛,在沖我笑,笑起來臉上的皺紋全部擠在一起,里面混合著泥土和碎草。家珍也在沖我笑,她軟綿綿地端坐在床上,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穿著雖然破舊卻干干凈凈的衣服沖著我笑。還有鳳霞,有慶,二喜,苦根,全部都在沖我笑著,笑著,然后一個個漸漸隱沒,消失,只剩下福貴和牛福貴。而福貴最終也會消失,和牛福貴一起,埋葬在家珍身邊。
那完美無缺的全家福終歸是幻想,作者生冷而又決絕地把悲劇全推給福貴,一遍又一遍毫不留情地傷害著福貴。所有死去的人都是福貴最親近的人,每一個人的死亡都讓福貴痛苦,但同時讓他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所有人都會死。有些人死的是順其自然,而有些人的死,確是命運的悲戕。
我一直在困惑:為什么這本書名字是“活著”,書里的人物卻如此凄慘,活的看不到一丁點希望。或許在這廣袤的大地上,人的生命猶如螻蟻,面對命運,面對災害,面對時勢,毫無反抗之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又一個地走遠。可是,在人物死去的背后,留下來的就是活著的人。
福貴的生活勇氣令人敬佩,在他一無所有之時,還在集市上買了一頭老牛,與它相依為命地活著。福貴沒有因為親人的離世而喪失對生命的熱愛,反而不卑不亢、踏踏實實地活著。面對命運,我們只能選擇被動接受,但是如何活著,我們一直都是主動者。
余華先生在韓文版序言中講到:“活著”,在我們中國人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源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在作者的眼里,連幸福都是需要忍受的。難怪每當福貴他們遇到開心的事情時,總是笑中帶著淚水。可是,生命又絕不僅僅是忍受。因為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勝利,活著的意志誰都剝奪不了。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死神可以帶走生命,卻帶不走你我活在繁華世界的意志。倘若苦難無法避免,我希望你能選擇痛楚,希望你美酒輕裘、挑燈走馬、享受著命運僅給的一點幸運。
不管生命再苦再難,再悲傷再無奈,只要有了生命,日子才有希望。失去了生命,不管是想過激情的還是懶散的生活,都沒有機會了。只有活著,才有希望。
福貴一生艱難坎坷,親人一個又一個離開他。到最后,他擁有的只有活著的意志。這是別人剝奪不了的意志,是他最閃亮而又最深沉的存在意義。
面對巨大的悲慘,福貴沒有呼天搶地,沒有怨過天地,他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接納。因為接納,這些傷害都打不倒他,既不垮他,讓他那面對生命的主動性變得熠熠生輝。
倘若命運的注腳早已悄悄地寫好,知道真相的我們更應該主動地、有希望地活著。活著,去面對生命的風雨;活著,去體悟生命的悲歡。或許,這是活著帶給我們的意義,超越時空和地域,永久地回蕩在你我的心頭。
作者:谷然 來源: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