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校園覓鄉愁
鄉愁,是一劑良藥,曾撫慰和治愈了多少焦躁與楚痛的心靈?鄉愁,是一簾幽夢,曾再現并演繹出多少過往的焦躁與楚痛……
題記
一
客車剛剛駛入了冢頭鎮,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車窗,在綠樹掩映的村舍與一閃而過的叢林間,仔細地搜尋著我夢牽魂繞的故鄉,搜尋著我曾經朝夕相處的校園,搜尋著那棟高大的教學樓和它前面那一排排依依的楊柳,一片片如茵的草地,一朵朵迎風搖曳的鮮花……那里留下了我太多美好的記憶。
印象中,學校距離這條省道的直線距離也不過300米。站在教學樓第二層的走廊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公路上來往穿梭的汽車和路邊踽踽的行人。從第三層的走廊向東望去,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村外泡桐樹枝杈間托舉著的那個鳥巢。
出村西行不足兩公里便是鎮辦中學冢頭一中。大約是因為這里在全鎮率先建起由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組成的氣勢雄偉,規模宏大的現代化建筑群,同時匯聚了一大批教育教學精英,那時在我看來它是那樣的充滿神秘而又令人向往。
路旁的一行行白楊樹從車窗外一掠而過,縫隙間隱約可以看到前面教學樓的輪廓了。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自己加速的心跳……
此刻,我多么希望我們的車子能夠行走得慢點,再慢點,好讓我睹物思人,在時光的隧道中,尋覓到當年的自己在這座溫馨的校園里留下的點點印痕;物是人非,能讓我重溫當年那種純真而美好的師生情誼。不曾想,一路上匆匆飛奔的客車竟如此的善解人意——它終于在前方熙來攘往的人群中緩緩地前行,不時還要停下車來禮讓行人,一任我如此近距離地端詳和感悟這座久違的校園。前方是古鎮上的物交大會,摩肩接踵的人流,徐徐前行的車流似乎也猜透了我的心事,特意讓我在這近在咫尺的校園邊做更久的停留……
二
因禮讓行人,班車緩緩地在距離學校東南方二三百米處的彎道邊停了下來。盡管我只能看到綠樹紅墻中教學樓剪影似的一個側面,而源于心底間的那種對故鄉、故土和校園的深情依戀與久違了的親切感卻油然而生。此刻,倘若我有一雙巨大的臂膀,我一定會把整個校園深情地擁入自己的懷中。
這是我26年前師范學校畢業后報到的地方。印象中上班的第一天清晨,父親執意要去學校送我,是他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把我帶到學校。到校后才知道,作為村小學校長的他,居然和這所中學的校長是師范學校的同班同學。他詳細地向校長介紹了我的情況,希望校長能夠給予我更多的關照,同時還囑托我:“在這么好的學校工作,一定要敬業、盡責,一定要懂得珍惜……”
他走出校門不遠,竟又折返了回來,然后悄悄地交代我:“……公開的場合,你就叫他李校長;私下里就叫他伯伯……”
仿佛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宛如一頭激情澎湃的初生牛犢,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萬丈豪情。可幾曾何時,我初來乍到時的那種神秘感、優越感和源于內心深處那種難以抑制的激動和興奮竟蕩然無存,并萌發出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的夢想。盡管這樣,我還是在豐滿的理想和現實的骨感中,腳踏實地地堅守在腳下這片三尺講臺之上,盡情地揮灑著青春,放飛著夢想,默默地耕耘了四個春秋。22年前,我被調往外地的新聞單位工作,幾年前又調往省城。此去經年,寒來暑往,竟不曾再回過當年我朝夕相處的校園。
校園兩側的莊稼地里,依然是一片油菜花的海洋。校門前面姹紫嫣紅的鮮花爭奇斗艷,飄來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芳香。當年綻放在這片土地上的那片油菜花,也曾伴隨那一朵朵嬌艷的月季花、牡丹花、映山紅迎風起舞,共同見證了我們青春飛揚的歲月,并把這一切美好的印痕,定格在我們的相冊中,銘刻在我們的記憶里……
每年油菜花盛開的時候,我們幾個青年老師都不約而同地在這里拍照留影,期間自然不少了調皮的男生們伸在我們背后的“剪刀手”,當然也少不了天真爛漫的女生們那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旁邊不遠處玉帶似的藍河水輕輕地流淌著,像母親溫暖的臂彎,輕輕地將冢頭一中攬入懷中。碧波蕩漾的“臂彎”處,便是河道的深水區,河面上時常有成群的錦鱗和水鳥在嬉戲。河底的水草下鋪滿了細碎的砂礫,這里是夏日里我們理想的游泳場。堤岸邊是郁郁蔥蔥的桃園、李子園。走下河堤便是老鄉們的瓜園。瓜果飄香的季節里,不用說熱情好客的老鄉們贈送給我們那么多甜蜜的瓜果,光是徜徉在這樣一個宛若世外桃源一般的“臂彎”中,就足以讓我們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夕陽下,我們時常在河堤下散步,偶爾也會在叢林間邂逅班里早戀的少男少女,盡管他們竭力地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彼此間刻意保持著較遠的空間距離,而我們一聲輕輕地咳嗽聲,就足以讓他們成為驚弓之鳥……
班車緩緩地行駛著,在我望眼欲穿的期盼中,那棟高大的教學樓連同那一行行婀娜多姿的楊柳,終于如此清晰地呈現在了我的面前,這讓我為之激動。下課的鈴聲剛響,走廊里便涌動起學生們矯健的身影。嘹亮的歌聲合著那醉人的花香,從校園飄進了車窗。那歌聲一如當年那優美的旋律,依然那么的悅耳動聽,那樣的明麗悠揚。此刻,我的目光卻停留在校園東側圍墻上那個已經被封堵了的進料口之上。
當年修筑圍墻的時候,工匠們在距離地面約一米高的位置,留下一個邊長約15厘米的方形進料口。圍墻完工后,本該及時填堵,但是因為當地老鄉需要用校內的水井灌溉圍墻外的農田,進料口便成了水泵穿越圍墻的“窗口”。印象中,這個“窗口”頗受扒手們的青睞,曾不止一次地惹是生非。為亡羊補牢,是我親自用紅磚填補缺口,用水泥粉刷墻面,涂鴉一般在紅磚砌成的墻體上,抹出了一片醒目的灰黑……
三
客車在校門對面的公路邊停了下來,車上走下幾個提著大包小袋的中年男女。從剛才他們的閑聊中得知,他們都是學生家長,忙里偷閑來到這里給孩子們送藥物、送衣服,送零錢……而那個最年輕的媽媽還帶著一封寫給兒子的信,而他的兒子還寄宿在學校對面的薛王莊村的親戚家,準確的說是在親戚家玩游戲。從她眼角殘留的淚痕看得出,書信中定有對兒子的殷殷囑托,而書信的背后也許橫亙著一道母子間難以逾越的屏障。我知道,智慧的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總有一條柔性的管道暢通無阻,而且直抵彼此的心靈,而兩代人之間牢固的心靈屏障與隔膜形成的主要原因,正是父母親手阻斷了那條暢通的管道,繼而怨天尤人……作為家庭教育專家,我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近日一定要安排時間再回冢頭一中,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這樣將能夠挽救那些束手無策的家庭和沉迷網絡的孩子們……
學校的大門依然是那個柵欄式大門。多少個深夜,晚歸的我們因不忍驚擾睡夢中的門衛,曾不止一次地翻越大門。有一次我竟被大門上面的護欄槍尖牢牢地掛住褲腰。在壓低嗓門的求助聲中,聽到門衛嘮嘮叨叨的抱怨聲,之后他才開啟電燈。從門頭上面的玻璃窗往里看,睡眼惺忪的門衛已趿拉著鞋子披衣起床……
第二天,看門的大叔把我叫到他的臥室內,從兜里掏出一把鑰匙,然后悄悄地遞給我:“再回來晚了,你自己開門吧!”
客車緩緩地啟動了,年輕的媽媽背著背包朝薛王莊村走去……
當年,薛王莊村是校外寄宿學生最多的地方。那時,因學校無法安排所有學生的住宿,與之一路之隔的薛王莊便成了他們的理想的寄宿地。記憶中,村子中一位慈眉善目德高望重的李姓房東特別熱情好客。他們家里原有的三個院落竟空無一人。后來我們才知道他的幾個兒女都學有所成,都在外地做領導工作。于是,老人便騰空了三個院子里的十幾個房間,讓十幾個學生住進了家里。三個院子仿佛就是三個免費的旅店,愛學習的孩子,在這個大家庭中也備受寵愛,不僅可以享受免費的住宿,甚至不需要家長們支付一分錢的水電費。那時,每次見到他,就對他油然而生敬意。只記得那年春節,我和家長們給他送去了大肉、煙酒等過節的禮物,以表示感謝之情,而他僅僅留下一張畫著壽桃的年畫。
印象中,薛王莊我去過多次,主要是看望生病的學生。其中有一件事卻讓我最為鬧心。那時一個寒風凜冽的早晨,體育老師突然發現自己在校園里晾曬的一百多塊煤球,連同做飯的爐子,一夜之間竟不翼而飛了。于是,他就帶著我們像偵探一樣貓著腰,認真地搜尋著地上細碎的煤屑和沾有煤屑的腳印,循著“盜賊”搬運煤球時留下的蛛絲馬跡,終于在學校東面圍墻的進料口發現了已經被打碎了的煤球。再循著圍墻外麥田里散落著的細碎煤屑一路前行,終于追到“盜賊”的“老巢”,見到廚房的一角堆放著的一百多塊煤球和體育老師爐子中那熊熊燃燒的火苗。不曾想盜竊煤球和爐子的“主犯”,竟然是我們班的學霸!印象中,當時,他低垂著頭,尷尬得無地自容:“老師,我錯了……真的……太冷啦!”
記得“煤球”事情之后,校長把我叫到了辦公室,針對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追根求源,連續問了幾個“為什么”和“誰之過?”,以告誡我們防患于未然,思想工作永遠在路上。當天晚上我回到家里,把發生在校園里的“煤球”事件講述給我的父親。父親說:“子不教,父之過,師之過,家庭之過,社會之過,學校之過!我疼在心里……你有責任嗎?你心里好受嗎?天寒地凍的,你怕冷,我怕冷,他們不怕冷嗎?你有工資,可以買煤球生火取暖,他怎么辦?在這之前你考慮過他們如何越冬的事情嗎?你關心學生的冷暖嗎?”父親震耳發聵的聲音,至今還在我耳旁回蕩。
時光如梭,光陰荏苒。當年蝸居在薛王莊的那群孩子,也許該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為人母了,現在他們生活得還好吧?
時間:2023-04-24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故土校園覓鄉愁
- 鄉愁,是一劑良藥,曾撫慰和治愈了多少焦躁與楚痛的心靈?鄉愁,是一簾幽夢,曾再現并演繹出多少過往的焦躁與楚痛……
- 04-24
- 我的學生叫李軍
- 一連兩周我的天空陽光退去,陰云密布;我的心情抑郁,悲痛難忍。
- 04-24
- 時光輕語
- 時光輕漫,把記憶緩緩推開,內心深處的那道閘門開啟,傾瀉而下的是那些感情與故事的洪流。
- 04-22
- 讓快樂和幸福伴隨左右
- 接連寫了兩篇關于快樂的話題,仍然感覺言猶未盡。記得前幾年中央電視臺曾經做過一擋節目,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關于幸福的大討論。
- 04-22
- 化作春泥更護花
-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開學伊始,踏進整潔的校園,望著熟悉的一切,我感慨萬千。
- 04-22
- 雨后洋湖滿眼綠
- 洋湖濕地景區位于長沙西南部、洋湖國際生態新城內,是兩型社會建設范圍內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中的重點建設地區。
- 04-20
- 充滿友誼情愫的“野米飯”
- 今天上午,應朋友邀請,我去原浙江平湖前進公社圖澤大隊五小隊,參加一次特殊人員組成的“燒野米飯”活動。
-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