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洗七遍
上課時教授講“WTO條款”,大家昏昏欲睡。為了醒瞌睡,教授使出看家本領,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課余為日本餐館洗盤子以賺取學費。日本的餐飲業(yè)有一個不成文的行規(guī),即餐館的盤子必須用水洗上七遍。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這位留學生計上心頭,洗盤子時少洗一兩遍。果然,勞動效率便大大提高,工錢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盤子的日本學生向他請教技巧。他毫不避諱,說:“你看,洗了七遍的盤子和洗了五遍的有什么區(qū)別嗎?少洗兩次嘛。”日本學生諾諾,卻與他漸漸疏遠了。
餐館老板偶爾抽查一下盤子清洗的情況。一次抽查中,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測出盤子清洗程度不夠并責問我們這位留學生時,他振振有詞:“洗五遍和洗七遍不是一樣保持了盤子的清潔嗎?”老板只是淡淡地說:“你是一個不誠實的人,請你離開。”
為了生計,他又到另一家餐館應聘洗盤子。這位老板打量了他半天,才說:“你就是那位只洗五遍盤子的中國留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他屢屢碰壁。不僅如此,他的房東不久也要求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聲”對其他住戶(多是留學生)的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他就讀的學校也專門找他談話,希望他能轉到其他學校去,因為他影響了學校的生源……萬般無奈,他只好收拾行李搬到了另一座城市,一切重新開始。他痛心疾首地告誡準備到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在日本洗盤子,一定要洗七遍呀!”
“這就是WTO的規(guī)則!”教授厲聲棒喝。我們不禁悚然動容,睡意全無。
作者:陳沁慧、吳思瑾 來源:泰州學院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最后的禮物》
- 小鎮(zhèn)的盡頭,有一家破舊的小店,店主是一位年邁的老人,名叫喬治。喬治的店沒有招牌,也沒有特別的商品,但小鎮(zhèn)的居民都知道,這里有他
- 03-01
- 迎接挑戰(zhàn)
- 十年前的那個周末舞會,女孩子是繡發(fā)披肩、亭亭玉立的大二學生,她象一朵六月的新蓮在沸騰的舞池中,裙裾翩翩飛,飄逸而芬芳。
- 02-27
- 《最后的信》
- 艾米麗坐在窗前,手中拿著一封泛黃的信,眼神迷離。這封信是她父親留下的,他在十年前去世,而她直到最近才在閣樓的舊箱子里發(fā)現(xiàn)了它。
-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