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佛山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大三食品科學與工程1班全體學生與食代青年特訓隊隊員代表近五十人,赴廣東省現代農業(熱帶甜玉米)產業技術研發中心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活動。活動由特訓隊指導教師何婷婷、汪浪紅、劉富來帶隊,通過實地勞動深化學生對農業科技與產業發展的認知。
產學研結合 田間課堂學真知
廣東省現代農業(熱帶甜玉米)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佛山大學副教授楊泉女熱情接待師生一行。活動伊始,楊泉女以“國家戰略背景下的甜玉米種子研發”為主題,向師生介紹了中心的核心功能。她指出,甜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經濟作物,其種質資源創新和良種培育對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研發中心不僅承擔科研任務,更致力于推動科技成果惠及農民,服務地方經濟。”楊泉女表示。
隨后,師生們走進育苗基地,近距離觀察甜玉米育種流程。楊泉女結合田間植株生長情況,講解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專業知識,并與學生就現代農業技術應用展開互動交流。
勞動礪心智 實踐出真章
在勞動實踐環節,楊泉女為同學們布置了一項特殊任務:在45分鐘內完成三層架玉米棒子的剝離、裝袋及場地清掃工作。她現場演示了手剝與腳踩兩種傳統脫粒方式,強調勞動技巧與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學生們分組行動,有的負責剝離玉米粒,有的整理裝袋,有的清掃場地,短短半小時便高效完成任務。
勞動結束后,楊泉女帶領師生走進番茄種植區,邀請大家現摘現嘗新鮮果實。“親手勞動后的果實格外香甜!”一位大一學生感慨道。同學們在汗水中體驗農耕辛勞,在豐收中感悟勞動價值,實現了“精神與實踐雙豐收”。
以勞樹德 食代青年顯擔當
本次活動是佛山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貫徹落實《佛山大學本科生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的生動實踐。方案強調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通過“田間課堂”“生產一線”等形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知行合一的品質。學院副院長汪浪紅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引導“食代青年”樹立“愛勞動、有擔當”的精神風貌,為鄉村振興與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專業認知,更以寓教于勞、寓教于樂的方式,弘揚了新時代勞動精神,展現了佛山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創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