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茵,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017級金融工程專業本科生,現擔任學工部信息科助管,在2017–2018學年榮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新生杯”乒乓球比賽團體賽第一名、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校級三等獎、“同心圓”寢室杯文化大賽二等獎、在寒假社會實踐中榮獲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級優秀團隊”
初見蘇嘉茵,她獨特的氣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易近人而又溫婉大方。在后來的談話中她的謙遜溫和更是讓我心生敬佩。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談到學習,蘇嘉茵特別強調“思考”,她說:“睡不著的時候,常常會思考人生,就這樣思考著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明確了自己的追求,感到豁然開朗了。”對于有了目標后的學習,她說道:“要活在當下吧,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總比去空想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要好得多。而且當你每次用心地去對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不論結果如何,過程總是很有趣的,你總能從中學到很多的東西。然而如果只是敷衍地去完成一件事情,過后可能會悔不當初,我不想讓自己后悔。”從與她的交談中我能感受到她是一個極其認真、負責的人。她還強調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她說:“像我的話可能課前預習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上課我會很認真的聽講,然后做筆記。做筆記一定要做的簡潔快速且自己看得懂。有時候老師講得很快,筆記稍微記慢了,就會跟不上。如果來不及做筆記的話,我會選擇先聽老師講,然后把老師的板書拍下來,之后再補做筆記。還有就是課后復習是真的很重要的,因為記憶曲線告訴我們,學習需要反復的記憶。學習并非為了考試,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迎難而上,笑對挫折
問到是否經歷過挫折的時候,蘇嘉茵笑答:“挫折總是難免的,當然會有遇到過挫折的時候但是我不畏懼。有的時候人生一下子沒找到方向,會低沉、會迷茫也會無所適從。”她的釋然讓我不禁有些佩服這個樂觀的女孩。后來她還補充說道:“每當這個時候我會選擇看一些勵志的書籍,或是一些雞湯類的文字來激勵自己不斷向前,然后告訴自己沒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坎。有時候自己真的想不通,也會選擇跟好朋友訴說。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她們的開導之下,自己也能更快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她還告訴我,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得足夠久,‘堅持’就會慢慢變成‘習慣’。原本需要費力去驅動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飯,原本下定決心才能開始的事情也變得理所當然。”所以堅持著去學習,堅持著要求自己盡可能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久而久之,這些都會成為習慣。那夢想為什么不能堅持呢,沒準堅持著堅持著,慣性使然,夢想就實現了呢。所以有夢想就要努力的去實現,有目標就要努力的去達到。
勞逸結合,事半功倍。
對于平衡娛樂和學習之間的關系,蘇嘉茵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回答道:“我覺得學習和娛樂就是一個共同體,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讓我只是不停地學習的話,久而久之也會產生抵觸的情緒。所以勞逸結合是真的很必要,該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習,該玩的時候就好好放松。疲倦的時候,適當的放松會讓我更有效率,就好比一道題想了很久還是毫無思緒,沒準休息一下,思路就會更清晰了。”大一的時候她參加了乒乓球協會和數學建模協會,因為大二的課程相對大一來說較多,所以大二后她沒有選擇留任或是參加新的社團,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學習上。但她說,在數學建模這個相對學術性的社團中也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有關于建模的知識,這也為她后來參加的一些數學建模比賽奠定了基礎,收獲頗豐。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優越者誠然可敬,但那雖然落伍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仍然是中國未來的脊梁。這種刻苦的精神在蘇嘉茵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談及對于未來的規劃時,她說:“只有努力地去完善、充實自己,才能讓自己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來。所以要多參加一些活動、多看一些書,豐富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優秀。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機會,機會真的很重要。”她還告訴我們,因為自己不想讓家人失望,所以自己一直堅持努力,從未敢松懈。她說:“我覺得既然自己有這個能力能讓事情做的更好,就不應該敷衍了事。能不能拿到很好的成績、參見活動能不能獲獎,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真的能從課堂課外以及活動中學到有用的東西,并能夠投入到社會的實踐中去。”從這個女孩身上,我們更加明白了“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的含義。
當你站在山頂時,希望你仍然記得頭頂還有一片璀璨的星空。蘇嘉茵說:“所以努力啊,不是為了去換取成功,而是想要體驗一個更大的世界。”這個謙遜樂觀的女孩的故事并未結束,她還在考研之路上風雨兼程,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我們不應該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青蔥歲月,她用努力抒寫了屬于自己的最美芳華。相信未來的她定能乘風破浪,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