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志愿服務工作積極分子陳瑩瑩,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2016級公費師范生,志愿服務時長累計236.5小時,曾擔任化學學院2016屆青年志愿者協會助理、化學學院2017屆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現任化學學院2018屆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曾獲得2017年度華中師范大學“優秀志愿者”。
朋友的陪伴、支持與幫助及高中發生的一些對于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事情使陳瑩瑩想去幫助別人。從青年志愿者協會助理、副會長到會長,這三年里陳瑩瑩一直在青年志愿者協會工作。她在青協找到了歸屬感,經歷了許多難忘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是東二女生宿舍搬遷志愿服務活動。2017年6月化學學院團委、學生會換屆剛結束,我們在活動舉辦的前一天晚上才開始準備。很感謝當時的老師、志愿者和青協所有人。他們的辛苦付出讓這個活動順利舉辦。”陳瑩瑩如是說到。
在陳瑩瑩看來,志愿服務活動就是幫助人。這個“人”不僅僅是指受到志愿者幫助的人,還指志愿者本人。他人收獲幫助,成功解決了困難。志愿者本人則會收獲快樂,有時還能增長社會經驗、能力等。這對于個人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在大學期間陳瑩瑩鼓勵新生多報名志愿服務活動,例如化學學院目前舉辦的張家鋪學校義教、“SPCCC”方桂園社區幫扶志愿服務活動及植樹節活動。暑期參與支教也能增加經驗,提升能力。此外,她認為加入化學學院的服務隊——博雅服務隊也是不錯的選擇。陳瑩瑩說:“志愿者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禮貌,同時還需要有耐心。志愿者在不確定答案的情況下不要回答他人的問題,可以詢問身旁其他志愿者或工作人員,為他人提供更準確的回復。”
2018年志愿服務工作積極分子汪宇,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2016級公費師范生,志愿服務時長累計220小時,曾擔任化學學院2016屆青年志愿者協會助理,現任化學學院2018屆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曾獲得“百萬校友資智回漢”華中師范大學專場志愿服務活動優秀志愿者、2017年度華中師范大學“優秀志愿者”。
汪宇照片.jpg
在化學學院團委、學生會招新時,第一眼就被報名表上“青年志愿者協會”的介紹所吸引。提及報名原因,汪宇表示原因很純粹。他認為這個部門舉辦的活動能幫助他人,而自己很喜歡去幫助別人,于是就報名了青年志愿者協會助理。自此便開啟了他的志愿服務之旅。
在化學學院56級校友返校志愿服務活動中,汪宇處理過一件棘手的事。當天下午部長都有課,讓身為助理的汪宇來負責活動,包括志愿者的管理和與學院負責人的工作交接等事宜。那是他第一次負責一個活動。志愿者們陪伴校友參觀完圖書館后,校友想去校史館參觀,而行程安排上沒有這一項。其中一位老人對汪宇說:“小伙子,我們都想去校史館看看,了解一下這么多年的華師變化。這可能是我們這些老人最后一次能看的機會了。”行程不能隨意更改,但汪宇很快做出了決定。他聯系學院負責人告知這個特殊情況,希望能爭取到帶老人們去校史館的機會。負責人了解情況后準許了他的想法,最終圓滿解決了問題。老人們臉上露出笑容,并對此表示了感謝。
“志愿服務提升了我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從活動前的各項準備,到在活動中提供的幫助和與人的溝通、合作,再到活動后的總結反思,每一步都是鍛煉自己的機會。在幫助他人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這也是志愿服務精神的重要一部分。”汪宇如是說到,“雖然我們可能只是幫了一次小忙,但對于那些正急切需幫助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久旱逢甘霖。所以我認為志愿服務活動不分大小。請不要吝嗇提供幫助,每一個志愿服務活動都意義非凡;蛟S他人并未直接受益,但志愿者的行為會讓他人受到鼓舞。于是他們也會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將志愿者精神傳遞下去,從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志愿服務活動不是高門檻的活動,有時可能就是一些簡單的小事。汪宇認為同學們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前應考慮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想去做,最好不要太帶有目的性,也不要把志愿服務活動神圣化。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者還能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奉獻愛心、幫助他人,在志愿活動中收獲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