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來自湘潭大學2016級圖書館學專業。他多次參與省級課題,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論文《政府購買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四維體系研究》已于今年一月份見刊,目前已保研到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圖書館學專業,準備專攻科技信息編輯與傳播方向。
在準備保研過程中楊恒同學積極同往屆保研學長學姐保持著聯系,主動在官網尋找相關信息和通知,并參加了心儀院校舉辦的夏令營。對于楊恒同學來說,成績是他保研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免試名單上,他以平均績點3.798的成績位列專業第一。大三下學期,圖書館學專業課最多的時候他依然拿到了滿績點。
優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楊恒同學的高度自律。他始終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是,不要浪費時間。他特別重視白天的時間,如果白天他沒有花時間學習,過一會自己就會有負罪感。
同時,他也特別注重取得高績點的技巧。他認為文科類考試最基本的就是要學會“背”。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理解著背,形象思維,先都記在腦子里。還有很重要的是將知識活用,其實就是把所有能想起來的東西,看上去很合理的放到一起。“這就是最后一道大題的答法。”他提醒道。此外,針對平時分,他的技巧是要別出心裁,善于創新:“布置的題目老師已經看非常多屆的同學展示過了。要想老師對你的小組作業有印象,打平時分的時候能記起你來,那就得創新。”有一次在西方圖書館學原著選讀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兩兩一組進行翻譯展示。大多數同學在展示中都是一人一段分開展示,而楊恒同學試著編了一段相聲,與小組伙伴配合著展示。他說雖然當時表演時場面還是很尬,但是給老師留下了一定印象。最后在展示總結中他們兩個人都取得了90以上的評分。
楊恒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論文《政府購買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四維體系研究》也是他保研履歷中的一大亮點。而他的論文之路是從模仿開始的:最開始他找到了一個本專業同一指導老師的學長的論文,并開始對照著這篇論文進行模仿。一開始的模仿十分生硬,在老師的指導下楊恒同學改了好幾稿才差不多確定了論文框架。之后的工作還是改。“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他說道。在經歷了十七稿后,他的論文才算達到了標準,最后發出投稿,并于今年一月份見刊。楊恒同學總結撰寫論文的經驗就是:“從模仿開始,跟別人學,和自己比。”
回顧整個大學生涯,楊恒同學說自己只是走了學長學姐的老路。他和學長學姐聯系密切,期末考試、入黨、保研,大學生活中的大小事件都參考了本專業學長學姐的寶貴經驗和悉心指導。他特別指出,尋求經驗要找專業、經歷都與你相似的學長學姐。這樣獲得的經驗才與你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才能對你發揮更大的效用。“最好要(找)那種細到老師的脾氣性格都能跟你傳授點的(學長學姐)。”他提示道。
在被問及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時,楊恒同學謙虛道:“我也不敢說因為是學長,比你們多吃了幾年湘大的大米就敢給你們啥忠告,因為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得往往不及所失,還是很羨慕你們。”他認為的處世道理是不著急,慢慢來。到什么時候就做什么事情,小到這四年,大到一生,都是這樣。“只要你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別瞎折騰,人只有越活越好的,沒有越混越差的。我一直是這么覺得。”楊恒同學說道。他也遵循著這一道理度過了大學生活:沒有戲劇性的波折起伏,但每一步都走得平穩踏實,在適合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把生活過成了該過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