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就有著這么一位迎著太陽、保持朝氣的青年優秀黨員——楊淑云。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四班的楊淑云在剛步入大學校園時就積極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后期的初黨培訓中,“黨”從一個模糊又向往的詞成為了她追求理想、砥礪前行的標桿,在2020年她成為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團總支第三支部正式黨員。
楊淑云生活照
“作為一名黨員必須要在學習上起帶頭作用,更要學習好黨的理論知識,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是她心中的黨員形象。
由于楊淑云是侗族人,更熟悉本民族的文化風俗,加之有語言優勢,更容易獲得少數民族同胞的認同與支持。農歷七月十五這天正是侗族一年一度的蘆笙節,這是一個以歌舞形式慶祝豐收的活動,在節日活動舉行之前,村里的族人們白天忙農活,晚上聚在一起排練歌舞。此外,楊淑云說到:“以前是很多村聚在一起表演,現在基本上是自己村里自己弄,規模縮小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工作,有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怎么吹蘆笙和跳舞步。我覺得蘆笙是很有民族特色的樂器,我們這一代人應當傳承下去。”
楊淑云參加蘆笙節
在采訪中,她對自己的未來做了展望,希望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談話中,她提到扎根農村教育基層的王燦。兩層墻皮斑駁的教學樓,雜草叢生的操場,坑坑洼洼的教室……這樣的環境下王燦始終熱忱于教育事業,堅守一顆踐行教育工作者為祖國培養優秀人才的初心。“她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學會潛心教書育人,要有仁愛之心。”楊淑云說到。
在成功的路上,總有一群為你助力與你并肩奔跑的人。“大學里最感謝的人就是我的室友們。”肖夢與她一起參與各種活動開拓眼界,也成為她學習的榜樣;龔升華是她成為黨員路上的最佳搭檔,雖然第一次入黨失敗,但在相互鼓勵、相互學習中彌補缺點,成為了第二批預備黨員;姚秀玉、田云欣和張雨心是她生活的調味劑,為大學生活增添色彩。回憶起與室友們參加了兩次特色寢室創建評選活動,第一次因語言表達方面的欠缺以及自身發展的不足落選,但在第二年的學習中大家互相監督,爭取名列班級前茅,在第二次評比中成為“優良學風”寢室。
“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積極參加活動,拓寬自己的眼界,多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用青年人的滿腔熱血揮灑不一樣的青春年華。”這是楊淑云對學弟學妹們的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