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航道充滿挑戰和驚喜,成長的旅程總體先苦后甘。漫長扎根練就真本領,大浪淘沙方顯沉淀深。在今年的對外俄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來自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9級俄語系的田晨旭一路過關斬將,從630余名參賽選手中突圍而出,斬獲中國區比賽選手取得的最好成績——“三級第二名”,并在全體參賽選手中名列第十。“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扎實的專業技能,端正的態度認知,跨文化交流的全球意識,都為田晨旭暢游“語”海、翱翔天際而賦能。向未來奔赴的,是他更加篤定的腳步。
“柳暗花明又一村”
與華師俄語的四年之約,起于對俄語的興趣。“從語音角度而言,我覺得俄語發音清脆、抑揚頓挫;從文化的角度而言,俄羅斯文化廣博深沉,值得研究。”談及專業選擇的原因,田晨旭如是回憶道。向往源于對俄語魅力的初感受,然而專業性的學習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更嚴峻的考驗。同許多入門級的俄語學習者一樣,田晨旭在學習剛起步時,也深受俄語多樣的詞性變化、復雜的語法規則和在發音方面的困難等諸多問題所困擾。“當時快學不下去了,但是老師讓我們再咬咬牙堅持一下。”老師的話像一場“及時雨”,為他提供了心理支援。“學好俄語會讓我有一種對幸福感的預期,因此雖然遇到困難,我依然會嘗試克服,不能輕言放棄。”
在堅守初心、堅持奮斗的過程中,田晨旭感悟出俄語學習的特點,也探索出適合自身的語言學習方法和節奏。“俄語是一門‘高起點’的語言,入門的確會遇到重重困難,但當把門檻邁過去后,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平更上一層樓。”針對語言的本質,他指出語言學習遵循“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需要大量積累語料,把運用作為目標,在分析文本中充分理解內化,在具體語境中掌握語言技巧,在自覺運用中形成語言習慣。渡過俄語學習難關后,田晨旭迎來上升期,成績維持在年級前列,曾獲樹人獎學金、“三好學生”、“校級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表彰。
跨越難關離不開積極的心態、正確的認知和堅持不懈的奮斗,也缺不了等待時間給出答案的耐心沉著。田晨旭表示,在初步接觸一門陌生的語言時,不適應與感到困惑是正常現象,不要因此放大困難,應該勇于面對,讓時間化解不適應感。此外,他還提倡在毫無頭緒時把問題先擱置。“你必須活在每一件事情里,你現在所經歷的難題,未來會找到答案。”田晨旭引用德國詩人里爾克的這句話表達自身對于困難解決的理解。“也許需要學習到一定程度,能建立起知識之間聯系的時候,答案才會浮出水面,所以在此前,應避免焦慮浮躁、保持心態平和。”
在三年專業學習的打磨下,比語言技能提升更令田晨旭欣喜的,是認知的更新深化與良好思維習慣的習得。對于他而言,俄語學習的過程就是鍛煉邏輯思維的過程。俄語富于變化卻又貫徹規律,所以在運用時需要進行嚴謹細致的分析推斷。此外,這樣的語言表達特點也讓田晨旭養成了嚴謹的作風。“俄語屬于屈折語,注重嚴謹性,突出規律性。”田晨旭感悟道。只有掌握語法規則,并通過大量練習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反應機制,才可以實現在規則框架下對俄語靈活自如的運用。
比起初入俄語系時的青澀,而今的田晨旭對俄語的認知在寬度上也大有突破。“俄語就像俄羅斯人一樣外冷內熱,表面上很嚴肅,但過后就會發現他們如孩子般可愛,有著赤誠熱烈的靈魂。”他用“變形金剛”和“特立獨行的美人”兩個詞來描述初步學習俄語和深度接觸俄語后對其印象的轉變。學俄語而知多語種學習之意義,學習一門與漢語、英語都大不相同的語言,可以透過其獨特的表達方式,感受其與眾不同的內在思想和風格,這對于拓寬跨文化交流的思維大有裨益。
沉穩學風養氣韻
能力的提升與突破的取得,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的結果。在田晨旭的身后,有華師俄語教育的理念在關切引路,有俄語系教師在叮嚀護航。談起華師俄語教育,田晨旭用“嚴謹踏實”四個字表達他對俄語系教學理念的認同。無論是在學習材料選擇與方向話題研究上的廣泛性、豐富性,還是教學設計上的細致認真,抑或是平時對學生嚴格的要求,都無不體現著俄語系教師勤懇踏實的治學風格。在穩健學風的滋養下,不僅是田晨旭,還有他身邊的許多俄語系學子都受到了感染與啟發。師長以身立范的熏陶和學子勤勉向上的回應形成良性閉環,讓俄語系的教學效能得到充分釋放。
老師不僅是田晨旭學習途中的領路人,還是他生活上的點撥者。“我還記得老師告訴我們要再堅持一下,告訴我們不要因眼前的茍且而局限了思維,風物長宜放眼量,涵養心胸氣度寬。”這不僅是一名外語學習者應當具備的思維廣度,更是為人處世的一種修行。此外,在生活中,外院和輔導員成雯對學生無微不至的幫助也讓他感受到學院的溫度所在。
同好攜手筑家園
專業學習之外,田晨旭還在書法的世界搭建起青春的舞臺。小時候在少年宮學習書法的經歷,讓他在心中為書法留下一塊生根發芽的土地。田晨旭表示,書法可以為他提供精神慰藉與沉思空間。在快節奏、壓力大的學習生活中,寫書法已然成為他娛樂放松的方式,甚至是一種融進日常的習慣;與書法共舞的時光靜靜流淌,心緒也趨于平和寧靜,在寧靜中,他獲得了一面關照自身與周遭世界的鏡子。寧靜可致遠,專研可致精,在華中師范大學第十四屆、第十五屆師范生專業技能大賽——書寫技能比賽鋼筆字組別決賽中,田晨旭分別將二等獎和一等獎第一名攬入囊中。
來到華師,他加入了南湖書畫協會,從部委慢慢坐到會長的位置。于他而言,南湖書畫協會不僅是他縱情落墨、放松排遣的精神家園,還是一個想盡力守護好的書畫同好交流平臺。與志同道合的良友同行,收獲的不僅是見識上的提升,還有精神上的共鳴與情感上的慰藉。“南湖書協不會排斥任何零基礎的成員,”田晨旭表達自己在其中的體驗,“它開放包容,歡迎所有書畫熱愛者。”在他和社員的共同努力下,而今的南湖書協對內免費提供文房四寶,同好之間切磋書藝、取長補短,并形成了主動幫扶、整體提升的機制。
學以致用游天際
對外俄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由俄羅斯聯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下屬聯邦國家自治高等教育機構“下諾夫哥羅德國立大學(ННГУ)”主辦,面向母語為非俄語的學生,其參賽選手來自中國、埃及、印度、伊朗、哈薩克斯坦、薩爾瓦多等71個國家。高規格的比賽既是挑戰,也是平臺。“參加競賽主要是想檢驗自己的實力,同時也希望開拓視野,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去接觸世界范圍內以俄語為第二外語的學習者。”在老師的動員下,他展開為期僅5天的備賽工作。
競賽第一階段是150道限時作答的俄羅斯語言和文化知識測試題和主題為《МояРодина》(《我的故鄉》)的五分鐘PPT演講。在PPT演講環節的備賽過程中,田晨旭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協調備賽與專業課學習的多重考驗。“壓力很大,但是情況擺在這里,就只能坦然面對、咬牙堅持。”田晨旭畫了一張流程圖,把任務拆解成各項具體環節,并根據先后次序進行排列,有條不紊逐次展開。“這可以讓我忙而不亂,心中有數,從而展現出最佳水平。”
第二階段則為線上情景對話,采取隨機建組的方式,要求給出主題后,搭檔二人即興對話,展開角逐。“如果說把握好與搭檔配合的分寸是前提,那么對主題的準確理解和臨場反應就是制勝關鍵。”田晨旭在復盤后得出初步判斷。這一階段也是最考驗選手語言功力的一環,“此時俄語教育扎實嚴謹的作風就顯出優勢。”田晨旭感慨。俄語系“廣積糧”的教學模式為學子夯實了基礎,成為他們激發進階潛力的奠基石。
對于“中國區比賽選手最佳成績”的取得,田晨旭表示很驚喜。他坦言在比賽前并未給自己過高的心理預期,抱著見世面的心態輕松上陣,反而有意料之外的收獲。通過此次競賽,田晨旭也對自身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學習和運用不是兩個割裂的環節,要把二者統一起來,學以致用。還要學習我的非洲搭檔勇于表達的優點,提升語言表達的流暢度。”
此次田晨旭斬獲佳績,既是對其專業能力與語言素養的深刻體現,也是對華師外院俄語系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方式的高度肯定,更是對外國語學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學生國際勝任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復合型培養模式的成果凸顯。經過此次國際性競賽,田晨旭已獲得俄羅斯國家獎學金資助資格,可于2023年畢業后赴俄,接受整個俄羅斯范圍內經濟學或人文學科碩士課程的免費教育,攻讀碩士學位。
未來也許奔赴他鄉求學,但為祖國獻力的心卻始終在召喚。田晨旭希望能往國情文化、區域國別研究方向深造。這一方向的確定源于對國際政治與關系的興趣,也立足于當下,著眼于未來社會中外語學習者的使命擔當。“當前國際形勢背景下,中俄關系既是熱點,也兼具深遠的現實意義。我希望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同國家發展聯系在一起,為國家獻一份力、發一份光。”他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外語學習者服務于祖國戰略發展、助力中俄文化交流的樸素愿望。
獨到見識出于貫徹教學要求時的精準把握,胸懷擔當源于學習實踐中的體悟思考。在“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熏陶下,在外院俄語系嚴謹務實精神的滋養下,田晨旭走出了一條其個人氣質與華師烙印兼具的成才發展道路。搭乘“華師外院”號快車,田晨旭將繼續用平和的內心、沉穩的步調,去拓展認知的邊界,匯入國家發展的主干道,在青春的旅程中書寫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