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男,漢族,中共黨員,現為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學校研究生講師團金牌講師。曾任武漢理工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帶隊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支教扶貧1年,開展陽光助殘、文明實踐活動獲評“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社區示范項目”;疫情期間團隊全國第一支返崗被《光明日報》、教育部微信等媒體報道。
青春活力:在志愿服務的大舞臺中擦亮奮斗底色
2015年9月,宋冰進入武漢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學習,一直擔任團支部書記,他堅持以思想引領為核心,將志愿服務作為激發支部活力的重要載體,帶領同學們積極參與關愛退休教師、陽光助殘、交通協管等志愿服務活動,擦亮奮斗底色,筑牢信仰之基。支部獲評“全國高;盍F支部”“湖北省百生講壇活力團支部”,連續3年獲評“校五四紅旗團支部”。作為湖北省第十四次團代會代表,他積極建言獻策,提案被多家媒體轉載。2018-2019學年擔任校團委辦公室副主任期間,負責全國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團中央關愛行動培訓班等多場大型活動的會務工作,以及第七屆世界軍運會柔道項目志愿者選拔的考務工作。
青春理想: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潛心教書育人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2019年7月,宋冰遠赴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貴州省三都縣支教,擔任三都民族中學政治教師。他原創設計適合高中生討論的案例,通過分小組交流展示,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代表學校完成1次縣級示范課和1次省級評估課,受到專家和同事們好評。他積極了解學困生思想動態,做到“一生一方案”,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為學生點亮前行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期末考試所帶4個班級高分段人數全年級第1,獲評支教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宋冰還為學校40名品學兼優的經濟困難學生籌集到“理工·滴滴G0”助學金5萬余元,他激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常懷感恩之心,成就卓越人生。
青春行動:發揮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你們這屆志愿者將成為三都縣邁向小康的見證者,希望你們發揮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2019年7月,三都團縣委負責人在志愿者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振奮人心。宋冰和隊友走進易地搬遷點恒豐園社區,為40余名兒童帶去“七彩假期”活動,增強了群眾對新家園的歸屬感。為助力當地“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宋冰決定將宣講覆蓋面擴大到社區全體居民,他給項目起名為“‘遷’里之志,筑夢新程”,寓意引導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開啟新征程。他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題宣講教育資助政策;向青年群體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回信,共同感悟強國路上青年一代的使命擔當……宣講項目還獲評2019年“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社區示范項目”。如今,宋冰的學弟學妹們接過接力棒,將項目延伸到縣城所有社區,武漢理工研支團成了當地社區工作的一張名片。
青春擔當:疫情期間率先返崗為學生保駕護航
2020年疫情期間,宋冰和團隊共為武漢捐款17400元。2月下旬,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千里返崗,是全國第一支返崗教學的研究生支教團,事跡被《光明日報》、教育部微信、中國青年網等媒體跟蹤報道。作為校長助理,返崗解除隔離后,宋冰第一時間投入復學準備工作。他負責統計各班學生每日身體健康情況,反復設計和演練復學方案迎接主管單位評估。凌晨4點的政教處依然燈火通明,他堅持和所有班主任并肩作戰,只為每一個細節零失誤,讓學子們早日順利復學。他還提前下載電子版教材發給學生,完成5次年級政治大課直播,通過檢查課堂筆記和作業篩選出存在知識盲區的學生單獨連線輔導。
青春使命:講好中國故事,投身強國新征程
2020年8月,宋冰因長期在網絡傳播正能量,受到團中央宣傳部的邀請參加“團團夏令營”,在井岡山感悟共產黨人的信仰,成為了他研究生的“開學第一課”。“支教結束不是終點,希望你們繼續做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播者,帶動更多同學加入。”講好黨的故事,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的重要任務,他決定加入學校研究生講師團。兩年來,宋冰在學院老師的幫助下,結合支教扶貧期間的青春奮斗故事,打磨出5套宣講課件,號召更多的大學生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加入強國征程,先后前往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武漢光谷青年之家等地開展宣講10次,受眾1000余人,獲評學校研究生講師團“金牌講師”。他還將支教故事寫成散文,在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抗疫征文比賽中獲第一名,在湖北省百生講壇演講比賽中獲“優秀主講人”,并在湖北大學做示范巡講。
“和學生一同成長為有理想抱負、有家國情懷、有過硬本領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這是宋冰的支教宣言。他表示:“很榮幸青春能與祖國和時代同行,見證了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提前脫貧奔小康走向共同富裕,讓我感悟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將盡己所能,用青年的話語播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