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述學校后勤處飲食科科長謝南貴的故事。
謝南貴,現任學校后勤處飲食科科長。他50出頭,瘦高個兒,大嗓門兒,一口湖南普通話,轉業多年仍然是軍人作派,說話辦事雷厲風行。今年,新校區即將投入使用,作為搬遷新校區食堂保障項目負責人,為確保按時完成食堂準備任務,他的工作節奏明顯加快,走路帶風,嗓門又提高了幾個分貝。
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新校區食堂建設工作
新校區建設突飛猛進,今年即將投入使用,信息科大相關部門干部職工都在高強度忙碌著。謝南貴深感自己責任重大。作為學校飲食保障的負責人,沖在新校區食堂建設的第一線,他義不容辭,也毫不畏懼。正是這樣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催著他,如同一根上足了勁的發條,為新校區食堂建設一刻不停地轉動。
新校區學生食堂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學一食堂設備購置項目申報及招標文件擬定、設備驗收及跟進施工落實和食堂服務外包招標方案擬定落實三大塊。其中設備購置項目申報和招標文件擬定項目分為燃氣灶具和不銹鋼制品、外購電器及制冷設備、排油煙設備、洗碗機設備、餐桌椅設備、廚雜及售飯臺等6個大項。服務外包招標方案共分為4個分項外包。
這6個設備購置項目申報文本的擬制、6個設備購置項目和4個服務外包項目共10個招標文件的擬制,均需大量的前期調研、反復踏勘現場,經反復打磨形成申報文本或招標文件后,再經北京市庫內專家論證、修改,再請招標公司專家論證修改,報學校審核,再根據學校意見修改,最終確定方案。許多項目要對接聯系協調兄弟院校、各方面專家、施工監理人員、招標辦、供應商、承包商等方方面面人員,要跟進確認四層樓每個房間涉及上萬件機器設備的正確安裝等等?傊,要拿下這三大塊任務必須多方溝通協調,再加上充分的案頭工作。
以更加嚴謹的態度把好食堂建設招投標關
針對新校區的項目,謝南貴帶隊馬不停蹄走訪市內多家兄弟院校進行深度調研,協調多家供應商反復踏勘現場,每次都要逐個房間確認每個設備的點位,然后認真起草設備購置項目申報文本。在等待項目經費批復的時間段,積極準備設備購置招標文件。一方面是學校招投標工作的嚴格要求,一方面是謝南貴本人對工作一貫的嚴謹態度,在項目申報文本和招標文件內容上,他的嚴格程度近乎“強迫癥”。因為自己不是業內專家,好多參數、設備規格都不懂,他不斷向人咨詢、反復溝通,有時候一個數字,他要咨詢好幾位專家才能確認。他還常把文本帶回家,認真修訂完善,一忙就到深夜。招標公告發出后一旦出現質疑,還要第一時間研究回復或撤回、進行修改。他每次都要把工作做到能力所及的最高標準,為新校區食堂項目招投標把好關。
因為前期調研、案頭工作和其他事情實在太多,謝南貴和同事劉曉曼兩個人從年初到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加班。2021年整個暑期兩個人基本都在上班。在大家眼里謝南貴是個典型的“工作狂”。有一次,謝南貴把所有供應商聚到新校區,核實、校對設備點位和規格,要求他們確保每一項設備及時到位、保證規格與實際吻合。大家從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天都黑了,謝南貴還沒有結束工作的意思。劉曉曼勸他說,“就是咱自己家裝修,也不可能所有東西一步到位。”謝南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才讓大家下班。
以更高的標準全力推進新校區食堂建設
9月中旬,設備陸續進場安裝。為確保施工安裝進度,減少返工,盯緊每個施工現場非常關鍵。為此,飲食科派郭凱到新校區長期跟進食堂設備安裝。盡管如此,謝南貴自己幾乎每天都跑新校區,有時候一天要去2、3次。他逐一對安裝的設備進行檢查,每個點位、每個零部件都不放過,并及時與現場負責的工程師溝通。有些問題沒能及時修正過來,他就不斷地去反映,直到問題解決。
一同工作的同事劉曉曼發現:最近一個月,謝南貴幾乎每天早上一推開辦公室的門,就給她布置一堆工作任務。謝南貴自己揭開了謎底:因為設備安裝中許多問題需要反復溝通推進解決,心里總有事兒,經常凌晨3點左右醒來再也睡不著,就想想食堂的事兒,逐漸形成習慣,所以每天一早也就有了新任務。
在部隊的時候,謝南貴曾經帶著先遣隊(一名翻譯、兩名戰士)押運一百多臺裝備、萬噸物資和槍支彈藥,漂洋過海航行50多天去非洲維和打先鋒,并在非洲參與維和為期一年,吃苦受累在他看來根本不是問題,他一心想的就是“干事”,F在,他就一個信念:誓把新校區食堂建設好,讓師生吃上安心飯。
這就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一位一心撲在新校區食堂建設上,為新校區建設與搬遷兢兢業業、辛勤付出的后勤人。感謝許許多多像謝南貴一樣的信息科大人,因為有你們,我們堅信,信息科大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