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詩,標點符號可以由自己來停頓,節奏停連可以由自己來掌握。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首獨一無二的詩。”2023年是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西藏專項志愿者石靜在參加線上招募分享時,用這樣一段話講述了自己赴藏的初心使命。
“我”和“我們”
2021年即將大學畢業時,石靜和很多應屆畢業生一樣面臨著很多不確定。在分享中,石靜反復提到了“我”和“我們”。這群“我們”也在國家的發展和個人的前途命運中不斷思考:“我們”這樣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也有許許多多的向往,想去發達的地區,抑或是希望得到更高的報酬;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在這個時代需要著什么樣的“我們”,以及在這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跑中,“我們”要扮演著一種什么樣的角色。
2019年6月,時代楷模黃文秀犧牲在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一場山洪中,年僅30歲。黃文秀生前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從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黃文秀選擇到基層一線工作,她主動融入當地群眾,自學當地方言,幫助村民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協調給當地每個村建立起垃圾池,幫助當地貧困戶順利脫貧,村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
黃文秀的事跡深深地激勵著石靜。“黃文秀的一生都在踐行信念與初心、熱血與青春、跋涉與犧牲,為了她所愛的村民付出生命,她也許并不失望。只是遺憾,遺憾從脫貧攻堅到實現鄉村振興的長征路上,她還沒有走完……”石靜感觸頗深,“前人沒有走完的路,總要有‘我們’來走,參加西部計劃正是能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緊密結合的一條路。”石靜說。
臨近畢業時,石靜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關于西藏基層和西部計劃西藏專項志愿者的工作生活記錄,一大批這樣的“我們”通過西部計劃前赴后繼來到西藏,服務基礎教育、服務三農和基層醫療衛生,讓各族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而這正是石靜這樣的“我”和“我們”想要觸及的。
志之所趨無弗遠也
2021年8月,參加志愿者服務后石靜主動申請到邊境的洛扎縣,不長的時間里她走遍了洛扎縣7個鄉鎮,多次到抵邊搬遷村開展巡邊活動。“志之所趨無弗遠也,舉著團旗沿著巡邊路向前,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心感受艱苦環境下守邊人的披星戴月和鐵骨柔腸,親身體驗過后,我更加體會到如今的生活多么幸福。”石靜說。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2022年8月,西藏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石靜第一時間參與當地“為隔離人員送物資”“為隔離人員送餐”的志愿服務隊伍。核酸檢測、送餐送藥、數據統計……防疫工作中一點一滴小事的經驗積累,使得石靜迅速成長。“初心寫在行動上、使命落在崗位上,關鍵時刻站出來,工作面前不推脫,讓及時有效的服務落在實處,在疫情面前當好了青年志愿者的排頭兵。”疫情期間,隔離人員這樣評價石靜。
在志愿服務期間,石靜先后參加吉堆社區民族團結交流、為群眾修路鏟石、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洛扎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預防艾滋病宣傳、扎日鄉扎日村清理河道垃圾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邊境青年志愿者風采。
在這片土地上繼續奮斗
做西部計劃志愿者,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好幾年。艱苦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磨煉了石靜的意志,培養了她的奉獻精神。志愿服務期間她多次去看望結對幫扶戶,噓寒問暖,送去生活物資,解決實際困難,宣講黨的鄉村振興政策,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貧困戶身邊,送進他們的心里。
2023年7月,石靜兩年志愿服務期滿,她選擇在這片土地上繼續奮斗,考錄到山南市貢嘎縣工作,在新的崗位上立足本職,努力發光發熱。石靜自信地說:“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我將繼續發揚志愿者精神,不斷學習,積極進取,注重提升自身理論素養,積累實踐經驗和實踐本領,努力克服畏難情緒。激揚無悔的青春,繼續同群眾一起前進、一起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接受每一次歷練,不負韶華,只爭朝夕,書寫青春無悔的靚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