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西部計劃志愿者。聚西部,共青春!”7月17日上午,在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在川實施20周年紀念大會暨2023年出征儀式上,當往屆西部計劃志愿者和新招募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代表共同喊出這句口號時,引起臺下數百位志愿者的共鳴。
西部計劃是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劃”的子項目,是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5個專項之一。20年來,一批批大學畢業生走出校園,深入西部基層第一線,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7月17日上午,共青團四川省委舉行西部計劃在川實施20周年志愿者代表座談會。
天府紅谷聯合創始人,成都高靖文旅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閆鵬文是四川省招募的第一批西部計劃志愿者。成都市邛崍市一所偏僻的鄉村學校,是他夢啟航的地方。從鄉村教師到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聯絡員,再到鄉村創客,他將事業發展的根深深扎在了邛崍。“干得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便是與公司團隊一起成功打造了天府紅谷項目,助力鄉村振興。”閆鵬文提到的天府紅谷項目位于邛崍市高何鎮靖口村,是?“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重點項目之一。他和團隊小伙伴一起將殘破不堪的工業遺址——大窖紙廠進行加固和改造,融入多元文創元素,打造成為當地鄉村振興新地標。從點及面,更多的改變在這個村落里上演。閆鵬文和團隊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在村里打造了天臺山片區民宿集群的融合業態。如今,這里已成為集精美民宿、養生美食、耕讀茶道、手工體驗、戶外朔溪、耕讀騎行于一體的,成都最具天府原鄉氣質的鄉村休養度假旅游區,實現旅游收入約5000萬元。不僅提升了區域經濟價值,也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我們最近又新成立一家公司,由政府平臺公司加上民營企業、村集體企業、村民,四方主體構建了一個新的投資模式,發揮各自優勢,整合相關資源,帶動區域老百姓共同致富,為建設和美鄉村貢獻一份力量。”
回顧20年來的成長,閆鵬文很感激西部計劃的志愿服務經歷。“為我的個人成長提供了很好的機遇。鄉村天地廣闊,青年大有可為。”在天府大地,還有很多像他一樣耕耘在鄉間田野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他們在“留守學生關愛”專項行動中傳遞陪伴的溫暖、在“抗震救災”專項行動中奉行大災無情人有情的關懷、在“民族地區‘四個好’”專項行動中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西部放歌農村文化”志愿服務專項行動中熔鑄大地山川的血脈、在“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專項行動中感知鄉村振興的宏大偉業。他們因西部計劃與四川結緣,又因西部計劃而收獲成長,大學生西部計劃項目搭建起了全國各地大學生和四川基層的橋梁,實現了青年人才和四川發展的雙向奔赴。
接過前輩的接力棒,今年四川有2700余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分赴21個市(州)174個縣(市、區)基層一線,開展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務工作,為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貢獻青春力量。
攀枝花學院應屆畢業生徐耀戚便是其中一位,他即將服務于攀枝花市東區弄弄坪街道。從2018年開始,徐耀戚就積極投身校園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大學期間,他志愿服務時長近400個小時。2019年寒假,因參與逐夢計劃,徐耀戚成為攀枝花市東區第一屆基層團委兼職副書記。“在實習工作中,我被西部計劃志愿者哥哥姐姐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也得到了很多指導和幫助,堅定了要投身西部計劃的決心。”如今,他如愿成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徐耀戚表示,“我將不忘初心,繼續保持學生時期的求知若渴,服務基層,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好青年,在西部計劃志愿服務工作中發光發熱。”
往屆西部計劃志愿者分享成長故事
據了解,自2003年項目實施以來,四川省西部計劃實施規模從最初的656人增長至5850人。20年來,3.6萬余名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根奉獻在四川脫貧攻堅主戰場、鄉村振興最前沿、搶險救災第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為四川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