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我參加的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快樂童心”志愿服務隊秉持“紅心向黨勇實踐,情系巴蜀再出發”的教學理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提出的“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號召,在長寧鎮六個支教點位和雙河鎮兩個支教點位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為期24天的暑期支教活動。在這些天里,有歡聲笑語,有心酸勞累,但我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滿滿的收獲與成就感。
始終記得在教學活動開展前的啟動儀式上,共青團長寧鎮委書記李相延說過一句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你們是充滿青春活力和極具奉獻精神的支教團隊,是支持中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后備力、接班人。”
我曾經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支撐著我堅持信念,是什么讓我能夠排除萬難組建起這支團隊,是什么推動我奔赴遠隔1100多公里的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就在那時,我明白了:我喜歡教育,哪怕我不是一名師范生,我也迫切地想要成為一名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參加這次活動,對于我來說,他們是開啟我教育生涯的鑰匙;對于他們來說,我將會是他們學生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老師。我愿意用這一兩個月的時間,去做一件能讓我記憶終身的事情。我一定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懷揣著這樣的心情,我踏上了支教的征程。
第一次見面時,師生之間并不是很熟悉,不少的學生露出了局促不安的表情。但是通過倆個簡單的小游戲,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迅速拉近,很快我便與這群可愛的小朋友們打成一團,漸漸熟悉起來。
授課正式開始,之前充實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能夠站上講臺,給小朋友們傳授知識。雖然一節課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但是我要在這四十分鐘里發光發熱,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讓他們明白我講授的知識,感受到我對他們的熱情與愛,激發他們的潛能,這就是一次成功的活動,也讓我們的活動更加有意義。
出乎意料的,褪去剛開始的緊張與羞澀,每一個孩子都很認真的汲取著知識,下課也會向老師詢問不懂的地方。《師說》中曾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他們是我的小老師,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比如,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我們的授課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有些難以理解,但他們的魅力就在于:哪怕自身不能夠完全理解,但他們能用心傾聽,用心感受,給予了我足夠的尊重和我熱情的回應。這份真誠難能可貴。
在課堂中,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手工課上,姐弟倆都在我們班,姐姐率先完成了折紙任務,在看到弟弟拿著半成品無助張望之時,她把自己的小折紙遞給了弟弟。本來臉上滿是沮喪的小男孩,看到姐姐后就露出了笑臉。姐姐雖然嘴里嘀咕著“笨蛋”,但手里的動作絲毫沒有停下。我相信這小小的手工作品,肯定大大的增近了姐弟之間的感情。
有一句話說得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分享快樂的時候,你擁有一份自己的快樂,還會分享給他人的快樂。別人不僅收獲了你的快樂,還體會到被分享的快樂。最終兩人都會獲得遠超事件本身的快樂,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每一次分別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遇見。闊別四川兩年之久的快樂童心志愿服務隊,又回到了這片火辣的土地,短短一天的支教活動讓我收獲頗多:見證了赤誠的心靈,體會了分享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