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鋪灑走廊,窗外夜色寂靜。我恍然地望向閃爍著的點點星光,晚風帶著涼意從未關閉的窗縫溜進來,我回過神,7月12日,龍坪鄉民族小學開課第一天,已悄然落下帷幕。
為了讓小朋友與我們熟悉,在開課前,我們開展了一次見面課,這是我們的展示時間:向小朋友介紹自己。
一大早,我迅速洗漱,有些緊張也有些期待,心里已經開始預演見面課的展示。早八點,當我們吃過早飯,走向學校時,已有許多小朋友等候在學校門前。我們詢問:“吃了早飯嗎?”小朋友們點點頭,笑得很開心。一旁前來送孩子的家長笑著說:“孩子老早就醒了,就盼著快點來學校,我把孩子交給你們啦。”我們趕忙應下,家長揮揮手放心離開。
見面初認識
等候著自己上場,我已經緊張到手開始打顫。團隊朋友有些驚訝地看著如此慌張的我,“這么緊張嗎?小朋友們都很可愛,你莫慌。”我有些不好意思,點點頭,心里也納悶:“又不是第一次展示葫蘆絲演奏,為什么這次會這么慌張?”
終于,該我上場。或許是我同手同腳,或許是我過于僵硬,剛上臺,我就聽見了小朋友們的掌聲,熱烈又友善。我感激地向小朋友們笑著問:“小朋友們會吹葫蘆絲嗎?”我拿出葫蘆絲,小朋友好奇地看著,回應我:“我看到過葫蘆絲,就是這樣的!”“沒有吹過,但是我們的音樂課聽過。”……
我穩了穩心神:“莫慌莫慌。”在小朋友們鼓勵又期待的眼神中,我演奏了十分簡單的曲子《小星星》。一曲終了,“老師,很好聽!”“老師,你吹的好棒!”……小朋友怎么這么會!我開心地向著小朋友們鞠躬致禮:“謝謝你們!”
“教學相長”于我而言,原本沒有過太實際的體會。這次見面課小朋友的鼓勵和掌聲讓我明白:所謂教育,從來不是單向;所謂支教,絕對不是苦事。我和孩子們一樣,充滿期待充滿好奇。他們好奇我們,我們期待他們。
圖為志愿者在見面課上展示魔術的情景。孩子們都好奇地看著志愿者的展示。中國青年網通訊員尚遠行攝
課堂深了解
見面課在階梯教室順利結束,小朋友們回到各自班級,正式準備開課。五年級的小朋友,有些拘謹地坐在座位上,安安靜靜地等待著上課。我拿著還是空白的備課本,坐在教室后面看著端端正正的小朋友,突然明白:支教是一場雙方的努力和配合。
日語課老師熱情洋溢地用日語進行了自我介紹,我沒怎么聽懂,小朋友求助的眼睛紛紛看向我,我有些無奈地搖搖頭:“老師也沒聽懂,我們一起認真聽日語老師來講解吧!”
語言類的課堂不簡單,日語老師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各種各樣的小游戲和搶答讓整個日語課堂充斥著輕松和活躍。一節課很快結束,我的備課本上也慢慢地從空白變得豐富;小朋友們也由拘謹變得放松。我看著課下仍在和日語老師探討問題的小朋友,心里暖暖的:支教是一場雙向的奔赴。
圖為日語課師生互動的情景。志愿者提問日語相關問題,小朋友積極舉手上臺板書,圖中的小朋友正在按老師要求進行書寫。中國青年網通訊員熊家舟攝
課后小溫馨
清晨陽光普照,放學突然來了一場雨。夏雨總是突如其來,水汽蒸騰。我沒帶傘,想等等雨小一些了再走。一個小男孩突然遞給我一把傘:“老師給你,我和他一起走。”他指了指身旁的男孩,似是怕我拒絕,說完便匆忙和朋友頂著一把傘跑進雨里。
我失笑,兩個小男孩冒冒失失的,匆忙的背影濕了一大片。雨聲不停,淅淅瀝瀝地敲進我心里,我撐起小男孩遞給我的傘,風吹不著被一股暖流包圍著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