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堅信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當中最不可或缺的環節。所有的孩子,山區或城市,都應該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今天是我跟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守望誠信”志愿服務隊來到湖北省恩施市來鳳縣大河鎮的第7天,也是與孩子們相處的第6天。這6天下來,我接觸了不下60個孩子,我深刻感受到不同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在性格、待人處事、思維等方面有著千差萬別。
本次支教活動涉及幼兒園到初一九個不同年齡段共146名學生,三四年級和幼兒班的學生最為典型。在我第一天走進三四年級學生所在的班級時,為了讓他們對我放下戒心,為了我能更快地融入他們,我給他們準備了棒棒糖,獎勵給上課認真回答問題的孩子。實踐證明,這個方法甚有成效,整個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他們也并沒有表現出怕我的意思,我心中暗喜,當時的我怎么也沒想到,這幾個棒棒糖像是打開了某些孩子欲望的大門,后來的幾節課,如果沒有獎勵,我的課堂無法順利進行。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我一定不會打開這個先例。
凡事都有兩面性,作為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大學生,我覺得我應該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今天因為停電,工作很少,晚上坐在村委會門口看著那些打籃球的孩子,我想了很多。不給獎勵就不聽課,甚至大鬧課堂,這種壞習慣到底是歸根結底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山區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家庭教育這一方面肯定不會有那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好,而且很多時候真的就是應了那個詞語,隔代親。部分老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過分寵愛,幾乎達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致使孩子在家愈發猖狂,年紀稍大些后,老人便再也管不住孩子了,對于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除了在一旁無可奈何,他們做不了任何事,這就直接助長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霸王”習慣。
我清楚的記得四年級的一個男生,在班里就是“班霸”一樣的存在,扇別的同學耳光,大聲吼其他同學,課間的時候弄哭別的男生更是家常便飯,我雖然不是那個班級的班主任,但是我在巡視或者課間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次,我曾嘗試去制止,但是收效甚微。我并不否認他是一個聰明且非常積極的學生,但是我認為,每個孩子在學會學習之前,必須要先學會做人,人品差的人就算成績再好也不會走的長遠。
雖然這幾天很多孩子讓我覺得不是特別愉快,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很好的,跟他們交流能讓我感覺到當老師的樂趣。
今天從早上開始全鎮停電,晚上六點左右突降暴雨,村子里漲水,我班上有兩個孩子特意給我發了微信問我們住的這邊情況怎么樣,有沒有漲水,有沒有來電,看到他們發給我的消息那一刻,我真覺得這么多天的辛苦是值得的。所以不是每個山區的孩子都缺乏正確的引導,家長在家里必須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教他們如何待人處世,把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引,不能放任自流,任其“野蠻生長”。
家庭教育于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程度是不可否置的,尊重他人、尊師重道、勤學好問是作為一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每一個家長都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孩子都不可以缺少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