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建團一百周年。一百年來,中國共青團風雨兼程,以屹立不倒之姿堅定地為國家發展輸送了大批新生力量與工作骨干,是黨壯大發展的后備軍力量,是祖國復興未來的堅實基礎。而青少兒,是國家冉冉升起之新星,是國家堅固不屈之棟梁,是承擔國家發展巨任之花朵,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為回顧共青團百年光輝歲月,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入了高密市機關幼兒園的大門,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生動有趣的團史課。
我們與園長取得了聯系。園長在得知我們來意之后,十分高興。她告訴我們:“現在小朋友們正處于成長的關鍵之時,若能在這個階段學得一些黨團知識,必定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有推進之大作用。”此時,我們更覺自身任務艱巨。若是我們的課堂能夠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種下一顆紅色的種子,一顆孕育著民族與國家希望的種子,將來,這顆種子便會成長為參天大樹,成為國家未來復興的蔭蔽。
在與小朋友們見面之前,我們一直擔心不能與小朋友們親密交流,也擔心術語內容過于專業而使小朋友們難以理解并厭煩。然而,簡單交流之后,我們驚奇地發現小朋友們不僅可以清晰明了地理解我們所講述的內容,還能夠自發地聯想與深思。這充分的證明:黨團知識在生活中,悄然滲入小朋友的心靈,已經為小朋友的精神塑造夯實了基礎。
有一段課堂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在講到張太雷先生時,我們告訴小朋友們張太雷已經去世了,小朋友們臉上頓時流露出了悲傷的神情,并且小聲地詢問道張太雷先生是不是和袁隆平爺爺一起離開了,更有小朋友激動地詢問我們“袁花花”(袁隆平院士的寵物貓)生活得怎么樣。
我們驚異于小朋友們豐厚的知識底蘊,也感動于小朋友們的文化共情。所想,我們的未來,是由這些知識豐富、道德崇高、文化認同感強烈的小朋友們組成,便覺然國家未來欣欣向榮,前途光明。強烈的文化認同感,會使小朋友們凝聚于一起,共同為國家復興之未來而奮斗。
同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和小朋友們一起繪制《我心中的共青團員》。我們告訴小朋友們一定要盡情地去創造,在空白的圖紙上描繪一切他們喜歡的圖案。絢麗色彩中,小朋友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共青團員形象,他們有的直立于長日下屹立不倒,有的細嗅于萬花叢恣意享受,有的持槍于城墻上莊重肅穆。一幅幅作品,是小朋友們的內心幻想,也是小朋友們的究極向往。
“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團史入課堂,就為小朋友們扣好第一粒扣子奠定了基石。中國共青團百年風華屹立不倒,櫛風沐雨踏浪向前的力量,便是由這些新生的希望組合成就。而我們,身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人,身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宣傳團史,引領更多的青少兒走上這條艱巨榮光的團員之路,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若是能通過一堂課堂,而影響一群少年未來的選擇,讓他們朝著復興砥礪前行,便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最終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