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
隨著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智能、便利、高效的數字時代,老年群體卻因自身的局限性和某些外在因素,難以很快接受新事物,享用新科技,所以久而久之就逐漸得在思想上,生活中和工作里“掉了隊,落了伍”,成了5G時代下的“2G老年人”,如何有效解決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問題是當下迫在眉睫的課題;诖,我所在的曲阜師范大學政在實踐隊于1月17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展開了調研。
在我實踐的過程中,我體會最深的就是指導老師的關懷和隊長把控全局的領導能力,另外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任務、循序漸進,讓我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滿載而歸。下面是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感想。
被二維碼“邊緣化”的老年人
逢五逢七是青州市的大集,熱鬧非凡。1月17日一早,實踐隊員約定在集市入口集合,7:30左右隊員們已經到齊。在正式實踐前,我們對提前準備好的訪談提綱進行溫習,將訪談的內容了然于胸,隨后滿懷期待正式進入實踐過程。
初入集市,便感受到了無處不在“人間煙火氣”,寒冬的室外氣溫達到零下幾度,集市上的商販都穿著厚厚的棉襖、戴著厚厚的口罩和帽子守在自己的攤位處。在集市中觀察就能發現,“掃碼支付”在老年人群體中并沒有想象中的普及度。在青州市的一個集市上,幾乎每一個攤位上都掛著用于支付的二維碼。
我們首先選擇的調研對象是在集市角落處的賣菜的李大爺。正在買菜的李大爺,已經60多歲了,我們了解到,李大爺平時會使用智能手機,但是僅僅只限于一些基礎功能,還不是非常的熟練。李大爺的攤位上擺放了一張二維碼收款的卡片。雖然他會使用手機線上收款,但操作不是非常熟練,一些收款設置需要在子女的輔助下完成,隊員們感受到,其實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李大爺或許并不覺得手機收款有多方便。“一開始還是挺不適應的,有的顧客付完錢就走了也沒說一聲,不過后來設置了收款提示音,心里也有底兒了。”李大爺對于線上支付如是說。
這不禁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老年商販更喜歡或者說更適應的是現金收款,他們會覺得錢到手的感覺更踏實一點,然而選擇線上收款碼收款,是時代的選擇,并不是老年人真正愿意接受的方式。
隨后,我們也找到了在集市上無收款碼販賣產品的老年商販。那么他們為何不選擇線上收款碼收款呢?這類老年商販一般是沒有智能手機的,而且他們也沒有想過去買智能手機,所以會選擇使用現金支付。部分老年商販認為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掙得錢也不是很多,用微信、支付寶支付徒增煩惱,麻煩多也是他們選擇傳統的現金支付的原因。
為老年人留下溫情的“窗口”
“5G時代”下的“2G群體”將何去何從?這引人深省,發人深思。智能化應用延伸生活的空間,改變老年人的生活形態,我們應該思考怎么讓老年人跟上隊伍,順利跨越這道智能化的“數字鴻溝”。老年人不該成為技術的奴隸、時代的奴隸,我們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天,在高速發展的智能時代,我們也該等一等步履蹣跚的老人,和老年人一起跨越“數字鴻溝”。道阻且長,我們應多一份耐心,多一點指引,多一些人性化,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化、數字化時代。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面對被“二維碼時代”所拋棄的老年人,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讓他們成為這個智能化時代的受益者!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未來社會要滿足老年人“特殊的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真正為老年人服務,讓融入老年人“數字化”時代。我們深知老年人跨越這道“數字鴻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謀求發展,讓5G社會高質量保障“夕陽紅”。
時間:2022-06-20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團長宋佳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的地蘇鎮進行支教。根據廣西項目辦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敗 映山紅遍
- 7月11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后,安徽師范大學“映山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踏上了赴往安慶市楊橋鎮的旅程,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遠近,真心難能可貴
-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
- 07-05
- 關愛留守兒童,展現π遞數學情
- 拜倫曾說過:“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擁有青春的時刻,每個青年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主張。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