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云財政管社區營造“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于2021年7月16日到達安寧市太平街道茨城村開展了一段為期三天的非凡之旅。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喧囂,沒有山村的偏遠閉塞,這個處于城鄉交界處的村莊,散發出了它獨有的氣息。一條蜿蜒而上的小路指引了入村的方向。“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仿佛出現在我們眼前。綠植掩映,為茨城添了一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嬌羞。在那個陽光乍泄的清晨,我們見面了,茨城村。
一聲一調一村莊
大樹之下,兩位頭發斑白的奶奶,正不慌不忙的擇菜。院子里躺著一只黑犬,懶懶的曬著太陽,時不時搖擺尾巴,驅散身邊的蚊蟲。我們的到來,似乎并沒有打擾他們的寧靜時光,這份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安寧,讓我們連呼吸都放輕了下來。
跟著村長的步伐,我們走進了村民的家里,與村子樸素的環境不同,村民的家里充滿了現代氣息,家電一應俱全,寬敞明亮,我們同行的九個人,同時進入客廳中,也并沒有顯得擁擠。這里的村民熱情質樸,也許他們不太能理解我們所描述的美化計劃,但是他們對我們的到來感到開心。“你們能來到我們村幫助我們,我們感到很欣慰,我們一定會盡力配合你們開展工作的”,從句句音調婉轉多變的昆明方言中,我們了解到了村子的情況,知曉了村民的所需,更體會到他們娓娓道來的話語中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做好美化的信心更足了。
走走停停,遇見了太多的人,這個村莊,安詳平靜,又充滿童趣,世俗的喧囂并沒有吵到他們,這里的人,依舊淳樸善良。陪老人們聊天,感受著他們的生活智慧;陪小孩兒玩鬧,體驗著他們的天真可愛。村子里的他們,你永遠可以信賴。
花一草一世界
茨城村,背靠青山。青山的綠、山林的涼、山花的艷,張揚肆意的環繞著茨城村。入村之際,一團團粉的牡丹就映入眼簾,村路兩旁,紫色的太陽花恣意的盛開著,潔白的牽牛花柔柔的伸展著它的藤曼,茨城村因為這些花朵而變得多姿多彩。我們結合村中植被資源豐富的特點,上山采集茨城本地的特有花草,運用在村中的植被綠化中。我們將采集來的花草種植在村中聊天休息的涼亭周邊,讓村民們在聊天時,也能感受到山中野花的芬芳,感受到獨屬于大山的那一份清涼。
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對村口“輪胎花壇”中花草的位置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較大的植株放在最中間,四圍按高矮依次種植,最外圍則是一圈垂吊著的的吊蘭,與輪胎噴繪相映成趣。“涼亭花壇”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我們從山上拾來松果、松針、苔蘚等物品,將其精心地擺放在花壇中,使得花壇高低錯落有致、色彩豐富多變。最后,實踐隊員特地從山上收集來腐殖土,將其摻和到種植土中,并覆蓋種植土,這不僅起到保濕土壤的作用,還為植株特供了豐富的養分。
茨城的花草,不用過多的打理,任憑他們肆意的生長,也能活的有姿有色,這種生命的堅韌與不羈,就是對茨城人品格最好的寫照。
一畫一笑一回憶
三天前,我們的“三下鄉”隊伍來到了茨城,從初來乍到時的好奇和期待,再到后面離開時的滿心不舍,我們一起入戶訪談,為召集村民大會,為村民解讀我們的計劃,收集村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到美化活動中來,消除村民的顧慮,村民參與感增強了,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提升了。我們一起繪畫,將從村民家中收集的舊物進行改造,對廢舊輪胎進行涂鴉,將廢物利用的環保觀念傳遞給村民,也為鄉村美化提供材料。我們一起種花,一起上山尋花訪草,挖土種植,挑水澆花,結合茨城當地植被,設計花壇。
一路走來,我們歡聲笑語不斷,留下的回憶越來越多,這次“三下鄉”之旅帶來的又何止學術的研究成果,我們與村中孩子們的玩鬧,為村民們做的綠化,這些更是屬于我們和茨城村民共同的記憶。與茨城的初遇,點滴風景依然銘記于心,然而終于還是踏上了返程的歸途,但這并不是終點。
如果我們的生活是一首天籟,那么茨城之行必然在那段最動聽的節奏中。這次“三下鄉”茨城之行像心底最溫暖的光,以后的歲月,只要回想起,我的思緒一定會回到那個掩映在青山中的村莊,回到那些可愛的孩子身邊,回到那些淳樸的老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