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子大智慧,以我誠心換真心
七月夏日長,正是酷暑難耐的高溫期,炎熱的天氣開啟了令人期待的暑假,也開啟了火熱的“三下鄉”活動,2021年暑假,我有幸成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赴淮北“童心向黨,攜‘守’同行”團隊的一員,與其他13位小伙伴一起前往淮北市濉溪縣劉橋鎮彭樓村開展支教活動,與當地的留守兒童一起度過意義非凡的十四天。在這些天與孩子們的愉快相處中,我真正認識了現在的孩子,并以自己的一片真誠之心換取孩子們童真單純的真心。
小小孩子大智慧,中國少年正當時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這群一零后的孩子展現出的蓬勃生氣和智慧,讓我看到這群稚嫩的少年不可小覷,祖國未來充滿希望。此次與我們一同度過支教之旅的是彭樓村社區的留守兒童,他們大多還只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起初我只當他們是孩子,懵懵懂懂,不事雕琢,還沒有明白自己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國家社會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可每一天的相處,他們都給我眼前一亮的驚喜,他們的能力與智慧,遠超我對一二年級孩子的認識。
初次相見的見面會上,隊員和孩子們還不很熟絡,有些拘束,但當隊員逐句教孩子們朗誦《少年中國說》時,孩子們都斗志昂揚、充滿激情,童稚整齊的童聲沖擊人心。讓人驚喜的是,有幾個孩子爭相背誦,不等隊員開口就搶先開口,驕傲地背出《少年中國說》。見面第一天,他們就以這份驕傲與能力讓人眼前一亮、刮目相看。這群孩子,不是躲在溫室里什么都不懂、只關心自己喜怒哀樂的花朵,而是有自己精神世界的、會思考的獨立的人,他們不依附于別人的想法與感情,而是有自己的判斷,是新的充滿希望的中國少年。
與此同時,他們的表現也正展現出現階段中國教育對于傳統文化與愛國教育的重視,這種趨勢讓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累積千年的拳拳愛國之心繼續綿延傳承,也塑就了春風化雨的教育下充滿希望的智慧少年。
小小孩子有大大智慧,不僅在于其已有的能力與智慧,還在于他們對新的事物的接受態度和能力。面對新的事物,他們總是充滿好奇、渴望了解,像是干渴的枯木渴望甘霖,被束縛的雄鷹向往蒼穹,他們并不會囫圇吞棗、敷衍了事,定要問個明白,這一點上,也總讓我自愧不如。也正因為這樣不固步自封的態度,孩子們對新事物的接受才總是更加順暢。特色活動課上,隊員們教唱《紅星閃閃》時,只跟唱了兩遍,就有孩子高高舉起小手躍躍欲試,嘹亮自信地一展歌喉。我驚嘆于他的學習能力,也喜愛這樣朝氣蓬勃的中國少年。
小小孩子大感動,以我誠心換真心
如果說教育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那支教就是一顆誠心換取一顆真心,靈魂與靈魂彼此溫暖擁抱。我們自發組織來到這個小村鎮,奇妙的緣分讓我們與素不相識的孩子們在這個夏天相遇,捧著一顆心來,收獲滿滿感動。我們無法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愿以所學之長為社會盡微薄之力,但這群孩子卻以不容置疑的絕對真摯的真心與純真回饋我們。特色活動課上,孩子們給隊員畫畫像,以畫筆繪出真心,送給上課的隊員姐姐,或是用橫線本撕下一張紙,折上一個愛心,歪歪扭扭地寫一句“辛苦了!謝謝你”,這些小細節總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
七月盛夏,蟬鳴不止,很慶幸能夠參加“童心向黨,攜‘守’同行”支教團隊,在這個夏天與孩子們在彭樓村相遇相知,一同成長,相互溫暖,讓這個夏天意義非凡。
時間:2022-05-30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團長宋佳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的地蘇鎮進行支教。根據廣西項目辦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敗 映山紅遍
- 7月11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后,安徽師范大學“映山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踏上了赴往安慶市楊橋鎮的旅程,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遠近,真心難能可貴
-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
- 07-05
- 關愛留守兒童,展現π遞數學情
- 拜倫曾說過:“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擁有青春的時刻,每個青年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主張。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