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有光的”,能夠照亮別人,也能使自己積聚更多光亮,從而匯聚成更大的光源。安陽師范學院“為愛一起奔跑”志愿服務隊正在在做的事,是“志愿服務隊的使命”、“志愿者能力所及”與“受助者所需”三者的交集。今日,我們來到了南郭安玻希望小學。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希望小學是全社會的一種公益活動,旨在通過援助資金、物資等來幫助落后省份、縣、市、鄉鎮等地方建校辦學。此外,還可對接貧困學生,或長期在教育教學方面全面幫助提高。像南郭安玻希望小學這樣的學校,如今已不計其數且數量還在增長。從中國第一個希望小學建校,三十年來,該工程給一個又一個地方帶來了希望與夢想。
轉乘兩趟車,輾轉幾十站,歷時兩個多小時,我們抵達了學校。不似曾經報道中靠著雙腿“丈量”山路、深山里的簡陋條件、留下的老師充滿犧牲感,南郭安玻希望小學有著現代化的教室,設施完善,窗明幾凈,廣闊而足球場、籃球場具備的操場撲面而來無限的活力。
炎炎夏日,熱情不滅。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好奇地打量著我們,熱烈歡迎了我們的到來,不停地叫著“老師,老師”。我們分為三隊,進入了不同的教室。拿出了事先采買準備好的材料,卡紙、彩筆、膠布、剪刀、紙杯、吸管……雖然都只是些習以為常的工具,但又是基礎之上加以想象力與動手能力會出其不意的一場“旅行”。我們把材料派發下去,在我們和孩子們共同的努力下,黨徽、折紙青蛙、紙杯兔子栩栩如生,“化腐朽為神奇”。
“同學們看好,首先我們先在紙上畫出小兔子的臉……”孩子們認真的臉龐令我們也格外覺得自己的到訪意義格外重大,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們,聽著我們的指揮,跟隨步驟而動。認認真真地畫畫,一筆一劃都是稚嫩與一絲不茍,浸染了愛的傳遞。遇到困難時,耳邊縈繞著孩子們此起彼伏的“老師,老師……我的小兔子為什么不動呀?”又讓我們樂此不彼、馬不停蹄地兜圈幫忙解決小問題。其實我們比他們也大不了多少,更像哥哥姐姐與弟弟妹妹的關系,融入的很快,也更容易親近。原計劃只去三個教室,但別的教室聽說了我們的活動充滿樂趣,不停邀請我們再多去幾個教室。盛情難卻,我們重復著手工活動,又是一樣的認真,因為難以面對孩子們期望的眼神。
在她們認真做手工時,我們望著他們小小的臉龐,看著他們寫滿渴求的眼睛,握著他們細小的手腕,我似乎看到了遙遠的未來—他們也會慢慢長大,好好讀書學習,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照亮世界的大人。而“世界寬廣,亦當立足故鄉”,初心不忘,方有回應。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應當盡力給予最好的教育環境和成長環境。“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最初希望小學的建設,給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走出狹小的世界,去看不一樣的山和海。而現在的中國,經濟總量、貿易量、科技水準等各領域齊發展,更加重視人才培養,打造教育強國,也是一種延續,把希望普惠且恒遠持久地做下去。
幾載赤忱凝成希望,滿腔善念落筆悠揚,這是此時的溫情,也是來日方長。“為愛一起奔跑”,這是一場接力賽。希望猶如一粒種子,會在何處適合的土壤中“破土”。希望小學在中華大地散作滿天星,永遠進行時地改寫著無數的故事,持續點亮無數夢想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