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花木叢生,有的花開在溫室,有的別在田間,有的長在深谷,有的落在懸崖,有的沐浴著明媚陽光盛放,而有的卻只能在陰暗潮濕里迅速凋敗。可是,無論在山谷或是田野,新生的花兒只需要一縷春光就能在天地間搖曳生姿。
在安徽省利辛縣陳營村,有這樣一座小學,這里只有十位教師,其中兩位即將退休,平均年齡達四十多歲,教室里的桌椅早已陳舊不堪,墻壁上也滿布斑駁。為了讓這片土地煥發新的生機,2021年7月23日,合肥工業大學數學學院暑期三下鄉團隊來到利辛縣,隊伍以“數學之旅”為主題,希望通過開展志愿教學,給這所學校,給這里的學生帶來一些改變。
來到這里之前,我以為給這些孩子上課對一個大學生而言輕而易舉,想象之中的自己應當是游刃有余的。想象之中,講臺上的我侃侃而談,從容不迫地教授給他們傳統課堂上不曾了解到的知識和思想,我會用生動新穎的動畫和豐富多彩的圖片為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講臺下的孩子們睜大求知的眼睛,眼神緊隨著我的粉筆一字一畫,探求下一秒的真理;想象之中,我會用一個新奇的問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此開啟整節課堂,我會一步一步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在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在黑板上給出答案;想象之中,我可以在他們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生動的動畫,在畫面和音樂的交織下,走神的、吵鬧的亦或是困倦的小臉上都會重新振奮起來。
然而現實卻總是出乎意料,一切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比如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無法流暢使用,導致視頻動畫的播放卡頓,比如有的知識他們早已了解,我提出的問題或許并不新鮮,而也有的問題他們毫無頭緒,繼而不肯繼續聽課,也不肯主動思考。我遠遠高估了這些小家伙的耐心,除非是游戲環節,否則想要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簡直難如登天。往往到了第二節課,課堂秩序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癱瘓,我不得不反復提高音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每次上完兩節課下來,嗓子都會有些不堪重負。然而,看著他們一個個單純的面孔,我卻無論如何生氣不起來。他們的鬧騰和坐不住,無不是每一個孩子天生該有的權力。如果說有什么感受的話,我只覺得這里的教室不夠寬敞明亮,不夠盛放他們的天真肆意。相比于城市的同齡孩子,他們擁有的遠遠不夠。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當我問及數字的英文表達,從0到10,任意寫出一個單詞即可,沒有一位學生答得上來。而對于大多數城市的孩子而言,三年級已經能夠熟練地默寫出0到100的英文單詞。后來在一次對校長的采訪中我才知道,他們根本就沒有一個專業的英語老師,而教英文的老師或許自己也不知道單詞的正確發音,往往英語課都會變成自習課。
當我看著孩子們臉上綻放著自由的笑容,我不得不去相信他們都是最嬌艷的花朵,陽光會穿過烏云狹小的縫隙,點亮他們頭頂的天空。或許他們暫時身處困境,或許在他們的認知范圍下還未意識到這片土地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或許未來迎接他們的會是比當下更嚴峻的現實。他們最初沖破土壤的時候并沒有錯,只是他們永遠無法選擇在何處扎根,無法選擇何種家庭或學校。當城里的父母早已為子女安排好了高中、大學以及出國,而在農村,或許只打算讓孩子完成義務教育,盡早投入到社會工作中來支撐家庭;當城里的孩子堅持花著高額的費用給孩子請家教,報各種興趣班,在這里,哪怕一年幾百的教育支出都顯得尤為刺眼;當城里的學校早已普及各種新型設備,寬敞明亮的教室逐漸讓學習不存在任何環境上的欠缺。
在想象之中,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擁有比當下更美好的學習環境。我以為,貧困只是不富裕罷了。直到我看到有的家庭家徒四壁,有的孩子父母殘疾,看到他們瘦小黝黑的樣子,我才知道,這種貧窮甚至可能讓眼前這些鮮活的花苞還未盛放就凋敗。
而我和我的團隊來到這里,僅僅只有七天,教不了他們多少知識和人生智慧,就像個匆匆的過客,留下游絲般的痕跡。我們見證著這里的一切,卻無力改變。如果說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大概只能拼盡全力讓更多人知道,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匯聚成越來越耀眼的光芒,能夠照撫他們走出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