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感悟頗多的旅程
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農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為了進一步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三下鄉活動,在7.10-7.15日組織迷彩青春“陽光之星“志愿服務隊進行聚焦“三農”,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鄉村,體驗鄉村民眾生活,調研農村生活現狀。
剛進村里,入眼所見道路兩旁的雜草長的很高很亂。由于疫情影響,村里的年輕勞動力都外出打工改善經濟,于是村里便出現了空巢老人這一社會群體。經調查,我們了解到村里大部分老人被送到敬老院集中贍養,所以我們來到了紅運敬老院,老人們比想象中更親切溫和,他們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通過于老人們的交流,志愿服務者了解到老人們其實生活都很好,各方面也都不缺,他們為子女“征戰”了大半輩子,如今“解甲歸田”,不求兒女有多大出息,只想讓兒女;丶铱纯。說著有的老人已是潸然淚下,志愿服務者趕忙上前安慰,這才安撫好老人的悲傷心情。原來,人上了歲數都已別無所求,只希望得到子女和社會各界的關心。由此也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可能也面臨著與這些老人一樣的問題。這讓我感受到,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同時也需要孩子的關懷,作為孩子的我們,在寒暑假僅有的陪伴父母的時間里,我們應更多的去陪伴我們的父母,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告訴應當好好學習,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去真正有能力去改變去解決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去盡自己的一份力去改變,去創造屬于我們的未來。?
我們繼續探索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在當地居民的帶領下我們走訪了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特色產品體驗中心等地方,了解了在黨建引領下農村農業的發展情況,隊員們在大棚里細心的觀察蔬菜的生長情況,為干旱的蔬菜植物澆水,并在農民伯伯的指導下,細心的為蔬菜植物祛除病蟲害,使蔬菜健康正常生長。通過參與這些農業耕作活動,使隊員們在知行合一中感受三下鄉主題調研的初心和使命,也感受到種植和養育蔬菜的不易,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更加不能浪費糧食。走訪觀察中,我們看到了許多,也了解了許多當地的風土人情,當地農民個個帶著草帽,有著黑黝黝的臉龐,雖然身上已被汗水浸透,但臉上卻洋溢著收獲的笑容。我們幫助農民采摘果實,在一起歡聲笑語,和他們一起勞動,我們心里也是開心的。雖然村里的基礎設施有些陳舊,但從農民辛勤的勞作,臉上洋溢著笑容中,能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黨和人民緊緊的站在一起,以及人民群眾的密切配合。?
通過一天的調研,我在知行合一的實踐中感受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發揚于傳承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應當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不怕遇到的困難與阻礙,展現當代大學生應有的精神風貌和獨特風采,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這次三下鄉之行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自己的平臺,能夠參加這次活動,我深感榮幸,我不僅鍛煉了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認識了很多新的小伙伴,這些收獲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團隊和責任,讓我明白了,經歷就是成長,實踐才是真理,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優勢,肯定自己的能力,我堅信三下鄉帶給我的收獲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
正值青春年少時,我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應當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跟黨走,多行善事,莫問前程,不負韶華不負己,讓三下鄉活動的溫情傳的更遠傳的更久。
時間:2022-05-07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團長宋佳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的地蘇鎮進行支教。根據廣西項目辦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敗 映山紅遍
- 7月11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后,安徽師范大學“映山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踏上了赴往安慶市楊橋鎮的旅程,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遠近,真心難能可貴
-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
- 07-05
- 關愛留守兒童,展現π遞數學情
- 拜倫曾說過:“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擁有青春的時刻,每個青年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主張。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