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人口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聯,系統分析人口要素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支撐作用。結合我國人口發展現狀與挑戰,提出通過提升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完善制度保障等路徑,實現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的深度協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持久動力。
關鍵詞:人口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人口素質;人口結構;協同發展
一、引言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承載著14億多人口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在這一宏大進程中,人口既是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已進入深度轉型期,如何將人口規模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課題。
二、人口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
人口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呈現雙向賦能的辯證關系。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要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與全面發展,這必然以人口素質提升、結構優化為基礎。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高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口比重提升至31.4%,這些變化為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另一方面,現代化進程中的科技創新、制度完善又為人口發展創造條件。
從發展內涵看,人口高質量發展突破了傳統的數量增長思維,強調人口要素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協同發展。在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縮小城鄉人力資本差距;在實現綠色發展過程中,依靠高素質勞動力推動生產方式轉型。這種系統性特征,與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形成內在呼應。
三、我國人口發展的現狀與挑戰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總量增長趨緩、結構深度調整的特征。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800萬,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負;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21.1%,老齡化程度遠超國際標準。這種結構性變化帶來多重挑戰:勞動力供給減少對產業升級形成倒逼壓力,養老負擔加重考驗社會保障體系,區域人口分布失衡加劇城鄉發展差距。同時,人口素質雖顯著提升,但在高端人才儲備、技能人才培養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據統計,我國高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口比重不足30%,與發達國家40%的水平仍有差距。
四、推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提升人口素質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教育領域需構建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體系,通過加大職業教育投入、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適應數字經濟、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需求的技能人才。同時,以健康中國戰略為引領,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提升人口健康素養。
在優化人口結構方面,需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通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加快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服務與醫療、科技深度融合,釋放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和社會價值。
此外,還需建立人口發展戰略與產業、區域、環境政策的協同機制,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促進人口合理流動與分布。
五、結論
人口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工程,需要從戰略高度統籌人口數量、質量、結構、分布各要素。面對人口發展新形勢,必須以系統思維推動人口政策創新,在提升人力資本質量中增強發展動能,在優化人口結構中釋放改革紅利,在促進人口合理分布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唯有如此,才能將人口規模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持久動力與堅實支撐。這既是破解人口發展難題的現實需要,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