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7月29日,為積極響應廣東大學生暑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的工作號召,廣東財經大學洲在振興團隊(以下簡稱“團隊”)與肇慶市廣寧縣洲仔鎮人民政府結對,共同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賦能鄉村振興。結合洲仔鎮街道的需求,團隊利用自身專業優勢,通過拍攝洲仔鎮特色文化產品宣傳片、鄉村人物故事來宣傳洲仔鎮特色文化,助推洲仔鎮“百千萬工程”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團隊結合洲仔鎮較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情況,舉辦“文化節”“百米畫卷”“趣味支教”等活動,提高洲仔鎮人民的幸福感。
深入基層,聆聽心聲
7月15日至7月19日,團隊成員深入洲仔鎮鄉村、街道和商業體開展實地調研工作。團隊成員深入洲仔鎮新屋村,穿梭于街邊商戶、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與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面對面交流。在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不僅收集到了大量寶貴的調研數據,還通過深入訪談了解到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心聲,進一步增強了對留守群體問題的關注與認識。
圖為實踐團成員上門走訪
獅吼南粵,綠玉流光
7月16-20日,團隊部分成員前往洲仔鎮理學村與洲仔鎮清桂村,開展醒獅文化與廣綠玉文化的宣傳拍攝,助力廣寧縣特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團隊成員以傳承醒獅文化為中心立意,以鄧大道師傅及其徒弟為窗口,制作人物訪談視頻、醒獅視頻以及撰寫鄉村人物故事,將開采與尋找上好廣綠玉的不易用文字與鏡頭記錄下來,制作廣綠玉的宣傳視頻,助力廣寧文化的傳播。
圖為鄧大道與其徒弟們的合影
文化嘉年華,趣味支教行
7月20-26日,團隊在洲仔鎮中心小學開展了為期七天的“趣味支旅”支教活動。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優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特色支教課程。從文化傳播、自我認知到常識科普、色彩基礎,再到太空知識、動手制作、紅色教育,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文化節上,繪制臉譜、制作漆扇、編制手繩、制作香囊以及粘土、拼圖等美育文化類課程應接不暇。在“百米畫卷”活動中,團隊成員準備好工具并引導孩子們在畫卷上繪畫涂鴉。在“舞洲仔鎮鄉韻風采,奏百千萬振興樂章”暑期公益課堂文藝匯演活動中,孩子們經過一周的刻苦排練,最終呈現出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
圖為百米畫卷活動現場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是當代大學生對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生活現狀的深切關注,更是對鄉村教育、文化傳承的重要推動與深化。未來團隊將繼續努力,為鄉村振興與社會建設貢獻更多智慧,以在校大學生的激情與創造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詮釋青春擔當。
供稿:楊靄思 丁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