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網蘇州8月20日電黃熙慧)在這個綠意盎然的季節里,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文化研學活動在云端與線下同步展開。由一群充滿熱情的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云支教志愿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共同參與,以“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國使命”為主題,共同探索歷史長河中的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情懷。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促進青少年對革命歷史的了解和認同。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創新性的云支教項目,旨在通過線上互動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偏遠地區及城市中的孩子們都能近距離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云支教團隊精心準備了系列紅色文化課程,利用視頻直播、虛擬現實(VR)等現代技術手段,帶領學生們“走進”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之中,聆聽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感受那份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
在第四期一起紅色研學活動中,主辦方特別設置了“我心中的祖國”環節,鼓勵學生們以畫筆、視頻、歌曲等為媒介,將心中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化作一幅幅生動的作品。“我心中的祖國,是由一個個英雄人物構成的燦爛星空。”小學生們這樣理解。從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到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口,孩子們用稚嫩卻堅定的筆觸,勾勒出一個個鮮活的英雄形象,展現了他們內心深處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我心中的祖國,是一片廣袤的原野,如同一位沉默而堅韌的巨人,有著最驕傲的脊梁,有著最深沉的愛意”大學生志愿者們這樣解讀自己的所想。從草原到高山,從雄雞的東方畫到壯麗的西域。學生們用畫筆走過祖國的四野,歌頌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英勇故事。

圖為中學生在完成“我心中的祖國”主題畫作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黃熙慧供圖
此外,本期云支教還舉辦了以“我心中的紅色記憶”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引導學生們結合所學紅色文化知識,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撰寫文章。一篇篇飽含深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海洋。
對于條件允許的地區,云支教團隊還組織了線下研學活動,帶領學生們實地參觀當地的紅色紀念館、烈士陵園等,通過觸摸歷史的痕跡,聆聽講解員生動地講述,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圖為大學生志愿者和中學生參觀淮安市楚州烈士陵園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黃熙慧供圖
“一走進陵園,我就看到那些莊嚴的墓碑和蒼翠的松柏,我就感受到一股肅穆的氣氛。”中學生在自己的日記里寫道。志愿者們帶領中學生參觀自己家園中的烈士陵園,教育學生們烈士陵園中沉睡著為國家和人們犧牲的英雄。他們有的還很年輕,卻為了保衛家園,勇敢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覺得我自己很幸運,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美好的時代。”中學生們這樣反饋。
此次紅色文化研學活動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參與活動,不僅增長了知識,更激發了內心的愛國情懷,決心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從未想到過經過這次紅色研學活動,我的孩子會如此喜愛在烈士林園中漫步。他告訴我,這里有真切愛護他們的勇士,比任何電影和小說更加真實,我們應該要懂得珍惜!”家長們也高度評價了活動的意義,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比單純的課堂講授更加生動有效,能夠真正觸動孩子的心靈。
“落筆赤子心,共話愛國情”,這場紅色文化研學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看到,新時代的青少年正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將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