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為調研企業產業高端化措施,探尋傳統行業轉型新方案,實現高校企業聯合發展,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楚慶巖、指導老師孫瑋瑋帶領“Mg-Li”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齊魯化工園區進行走訪調研。
首先,齊魯化工園區管委會綜合管理部科長卞允慶、辦公室主任高欲曉、副主任劉明防和實踐團成員在會議室進行座談交流。實踐團成員通過觀看企業宣傳片,初步了解了齊魯化工園區的發展歷程。齊魯化工園區位于淄博市臨淄區,是山東省政府與中國石化集團的重要合作項目,是國家正式批準設立的國內第三家專業化工園區,園區規劃面積33.51平方公里,以煉化一體化、碳三碳四、聚氨酯、尼龍新材料為主導產業,擁有綠色低碳烯烴、稀土材料及助劑、專用化學品三個特色產業園。
緊接著,卞允慶詳細介紹了齊魯化工園區的產業發展定位及規劃。他表示,齊魯化工園區以傳統化工和新材料相結合發展新化工產品,堅持科技創新,致力于攻克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實現化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園區的產業發展定位是高端、綠色、循環、智慧,聚焦提“高度”、增“厚度”、拉“長度”,策劃實施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項目,形成分工明確、特色鮮明、梯級聯動的布局體系,做大、做強、做優園區產業能級水平,加快實現融于新發展格局的國內一流的“油化精專”特色化工園區。近期規劃是以齊魯石化魯油魯煉和天辰二期工程為主,實現“強鏈、補鏈、延鏈”的可持續綠色發展,著力做強園區C3/C4、尼龍、聚氨酯等龍頭企業,創新片區、功能區發展機制,實現產業一體化發展,著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稀土功能性材料及電子化學品。
對于化工,他表示,化工是學無止境的,做實驗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不要害怕失誤,新產品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探索出來的。習總書記曾說過,科技是買不來的,現在國家仍在攻克“卡脖子”技術,作為化學化工專業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化學成功人士的經驗,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現在人工智能加化工就是一個大發展方向,作為學生,不能只局限于學化工,要拓展知識面,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隨后,劉明防從自身經歷出發,寄語實踐團成員樹立切合實際的理想目標,腳踏實地,不斷努力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后,楚慶巖指出齊魯化工園區不僅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自動化程度高,而且還具備一系列的原料和產品,比如煉油、制藥、塑料、合成樹酯、聚氨酯等。他強調青年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不斷鍛煉自己。
通過此次深入的訪談,“Mg-Li”未來社會實踐團對齊魯化工園區在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齊魯化工園區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結合自身優勢,研發新材料新技術,一心一意為企業發展,全心全意為企業排憂解難,沿著“一體化、規模化、集約化、可持續化”的發展道路,助力化工行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