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氣象,新成就
2023年7月16日,為響應國家號召,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我校學子走進上海浦東新區的張江科學城,從而了解國情社情民情,感受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深刻感悟黨的領導、制度優勢、人民力量的關鍵作用,堅定緊跟黨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到張江科學城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增強科技創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門一腳”,讓科技創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重大作用。2019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到張江科學城——“上海張江活力四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到上海考察、五次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對上海提出殷切希望:“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難啃的骨頭,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突破攻堅的作用”。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說,浦東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打造一座活力四射的張江科學城,建設一條高效協同的南北科技創新走廊,培育一片富有生命力的創新生態“熱帶雨林”,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為浦東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浦東新區牢記囑托、砥礪奮進的十年,是“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十年,也是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從全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到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十年來,浦東新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改革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第一追求,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有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成效不斷顯現。建自貿區、筑科學城,服務“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推進“五個中心”、強化“四大功能”……而立之年的浦東,繼續以敢闖敢試、自我超越的精神,把開發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為中國發展新傳奇續寫浦東新篇章。
改革開放前的浦東,與鄉野無異。有一首民謠這樣唱到:“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爛泥路邊有個爛泥渡鎮,行人路過,沒有好衣褲。”在那個“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時代,從浦西到浦東的房改動遷令大部分市民難以接受。交通不便,居住條件簡陋,配套設施落后,缺乏高端就業崗位,一條條一項項都約束著黃浦江對岸的浦東處女地的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三十而立,浦東站上新的歷史起點。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繼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浦東就一定能創造開發開放的新奇跡。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浦東開發開放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才為本——成立海外人才局,頒出全國首張由自貿區管委會推薦申辦的永久居留身份證。張江科學城已擁有各類科技型人才約38萬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兩院院士以及海外高層次人才等各類專家450余人。產業為要——聚焦“中國芯”“創新藥”“藍天夢”“未來車”“智能造”“數據港”,浦東正在加速培育六個“千億級”硬核產業。以“創新藥”為例,國家生物醫藥基地張江藥谷,在研藥物品種超過400個,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項目135個。國內自主研發的首款PD-1抗腫瘤新藥“拓益”、首款阿爾茨海默癥新藥“九期一”,均是“浦東出品”。基礎為先——浦東新區已明確,到2025年建成10個大科學設施,形成世界一流大科學設施集群。依托上海光源、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等大科學設施,把張江科學城打造成全球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科學中心。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30年來浦東在一片農田上建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形成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體系、充滿活力的區域創新體系、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健全的民生保障體系。“浦東發展的意義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于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于排頭兵的作用。”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進入新時代,站上新起點,浦東將繼續勇當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和實干家,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書寫改革發展新篇章。
作者:曹紫顏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探憶竹編的記憶,聽非遺里風的聲音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2023年6月21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竹山縣溢水鎮,走進古- 08-29
- 紅色支教之旅,振興中華之路
為助力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引領大學生投身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實踐,2023年7月4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 08-29
- 發揮農業特色,跟隨振興之路
-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圣水茶場位于“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竹山縣,圣水茶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2023年6月28日,
- 08-29
- 體驗非遺竹編,感悟非遺意義
俗話說“編框窩簍,養活幾口”,為了領略非遺竹編的故事,2023年7月29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