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第25屆甬臺大學生夏令營在浙江寧波閉營。活動期間,來自臺灣大學等臺灣15所高校的數十位大學生走進寧波幫博物館、浙東婚俗文化館、中國港口博物館、余姚陽明故居等地,用心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甬臺大學生夏令營是1993年經寧波市臺胞臺屬聯誼會、臺北市寧波同鄉會和寧波大學三方協商,共同推動舉辦的甬臺大學生互訪活動。
臺北市寧波同鄉會常務理事張禩民表示,30年來,該夏令營為臺灣青年認識祖國大陸、拓寬視野、樹立正確歷史觀、根植家國情懷搭建了平臺,希望兩岸青年加強交流學習,了解兩岸歷史脈絡、感受兩岸血脈相連,抓住歷史機遇,將自身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投身民族復興偉業。
“在旅程中有許多的經驗分享和創業故事,這不僅增加了我們的見聞,還發現了未來更多的可能性。”臺生關嘉萾表示,這些經歷將成為她生命中的成長養分,未來的道路也因此更加明確、順遂。
據悉,本次夏令營以“傳中華文化續民族根脈”為主題,通過深度參訪、深入交流、現場觀摩等形式,增進甬臺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對寧波現代產業和鄉村振興領域發展現狀的了解和認知。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是寧波的真實寫照。對寧波而言,港口是其發展至關重要的基因。
在寧波市北侖區,甬臺兩地大學生們先后來到中國港口博物館、梅山灣冰雪大世界、梅山水道南堤等地,感受港口文化。
在中國港口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一張蘊藏著中國港口文化內涵的歷史畫卷在甬臺兩地大學生面前緩緩展開。
“感覺博物館超級大,特別是一些古代的文物,以前在歷史課上學到的東西在這里就可以看到,非常有實感。”臺生黃郁善如是說。
在寧波市象山縣,甬臺兩地大學生們參觀了位于賢庠鎮碶頭陳村的浙東婚俗文化館,感受中華傳統婚俗文化。
據悉,該文化館以“十里紅妝”為內容,陳列了明清、民國時期浙東民間人士結婚時用的花轎、鼓亭、婚衣、被褥、服飾、扛箱、衣櫥、祭盤、桶盤,以及婚房、閨房、紅木嵌骨家具等近千件藏品。
“比我想象中的精致很多。這里跟我在網絡和新聞報紙上看到的相差甚遠。如果長期在這里體驗的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大陸。”臺生朱品瑄如是說。
此外,甬臺兩地大學生們還走進位于寧波余姚的王陽明故居,通過參觀學習了解王陽明的生平和陽明文化的內涵,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