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師范生必備的道德素養
師范生,作為未來的準教師,是教師隊伍里的中流砥柱。現如今,社會變化了,時代發展了,人們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發生改變。作為一名師范生,我們必須進一步提升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而道德素養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德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因素,一些好的品德,是一個人顯露他的才華的必要條件。俗話說“無德無以為師”,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一般而言,要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教師,其道德素養必須是干凈、純潔、高尚、健康的。作為一名師范生,我們應該具備以下的道德修養:
一、愛崗敬業
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精力、時間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我們要真正熱愛教育事業,能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須受得住挫折。必須要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決心。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這樣,社會文明的發展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二、關愛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更多和他們交心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后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在學習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生活中,教師也是孩子們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師愛是真正是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法寶。
三、社會責任感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從小就要教育他有責任感,要學會負責,樂于負責,善于負責。這種責任感,將來就是我們的職業道德,這是將來從事任何工作的基礎條件,是一個人成才的必備條件。這也是當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師范生是未來從事基礎教育的工作者,是塑造21世紀人才的工程師,責任的培養必不可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師隊伍的高度重視。在新時代,如何才能把教師隊伍建設好,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和北師大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要做“四有”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四有”好老師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作為一名師范生,我們更應該在終身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在自省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始終牢記教師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四有”好老師。
作者:錢佳希 來源:泰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