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理學院“虹海征途”團隊開展“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綠色長征科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生態一詞自古有之,且今日皆重之。為探尋新發展理念下中國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同時響應“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號召,近日,江蘇科技大學理學院2222105042團支部“虹海征途”團隊來到長江經濟帶的江蘇鎮江、蘇州等地,全面了解當地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舉辦各項活動宣傳美麗中國,倡導群眾保護自然生態,以青春行動,筑美麗中國之夢。
深入長江經濟帶,開展綠色科考調研
團隊于7月3日至7月8日在長江經濟帶的江蘇鎮江、江蘇蘇州和上海崇明島開展綠色科考調研活動,旨在系統分析長江經濟帶地區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成就及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為當地的綠色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推動綠色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團隊實地調研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小河農場、白馬澗生態園等地,客觀認識長江經濟帶地區的自然資源、環保政策實施與效能、資源利用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農業發展等方面現狀。7月5日,團隊成員抵達上海崇明島港沿鎮魯東村進行考察調研,深入了解了該農田所采用的清潔種植技術,以及上海菜籃子工程的重大意義。7月7日,團隊成員抵達減排減碳工作效果顯佳的天山水泥有限公司,經過一番考查調研后,團隊認為,水泥廠普遍污染較為嚴重,而該公司綠色發展的理念與社會實踐活動主題相關,團隊決定于該公司展開部分后續系列活動,以深入了解企業綠色發展路線。
特別體驗,化身職員同建綠色公司
7月7日下午,團隊成員戴上安全帽,化身為公司職員,體驗了一把工作的生活。他們和該公司其他工人一起,或打掃衛生,或整理貨架,或當安全員檢查設備生產安全。綠色發展不僅僅是使用清潔能源、綠色材料、綠色生產工藝等等,企業細致的管理,工人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也同樣重要。這場特別體驗,不僅讓團隊更加了解了蘇州天山這個企業,還體會到了工人工作的辛苦,雖然工作內容輕松,卻意義非凡。
走進企業,開展“美麗中國”主題演講
7月26日,團隊前往蘇州市吳江區天山水泥有限公司開展“美麗中國”主題演講。演講者吳潘攀向企業職工宣傳了二十大“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匯報了在蘇州開展綠色科考調研的相關成果;且呼吁公司“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統籌產業結構調整,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這場慷慨激昂的演講打動不少聽眾,他們表示會積極投身綠色中國建設之中。團隊成員吳潘攀、顧敏琳、沈玥為本次活動的實施者,他們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真實掌握企業綠色發展現狀,并倡導企業完善綠色生產線,讓中國的綠色企業躋身世界繪圖。
綠植領養,健康綠色常伴身旁
次日, 團隊成員于公司舉辦了綠植領養活動,將半個月前親手種植的綠蘿、多肉植物免費發放到工人手里,并告知綠植養護方法。工人們對這個活動贊不絕口,領到盆栽的工人都答應會認真照顧綠植。該活動給工人們一個綠色清新的工作環境,更希望工人們可以感受到綠色給生活帶來的幸福,從而更加樂意地支持綠色發展事業。
各添一色,共繪共展綠色未來
7月28日,團隊成員攜上事先準備好的“半成品”綠色青山繪圖,再次前往天山水泥有限公司邀職員及其家屬參與“添一色得小綠植”手工繪畫活動。一位工人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大膽勇敢而又深有意義的活動,能讓更多人意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的正確性。”該活動號召人們把畫中綠色帶到現實,為美麗中國添上愈多的綠色。
擁抱家鄉,尋找身邊一抹青綠
7月29日,團隊成員策劃開展“尋找身邊的一抹青綠”線上主題創意活動,意在讓大家守護家鄉綠色,親近自然,愛護自然。其他成員紛紛在自己故鄉呼吁朋友親人,分享身邊的綠色——家鄉的青山、農田、草坪等等,隨后在活動群曬出自己尋找到的綠色。一位成員別出心裁,尋找到了蘇繡中的山水風光,這一抹永恒的青色向世界展現文化繁榮、生態和諧的美麗中國。
重返母校,綠色校園拍起來
團隊成員于7月30日回到各自高中母校開展“校園拍起來”活動,拍照記錄了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省江陰市高級中學、江西省南康中學、福建省福清華僑中學、銀川九中等中學的校園綠色。這個活動既彌補了在高中里因為學習壓力繁重,沒有好好欣賞校園的遺憾,又從校園尋找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將“低碳校園”、“綠色校園”予外界展示。看美麗中國,必看中國校園!
通過這次“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青少年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團隊更加熟悉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對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現狀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團隊希望通過他們精心策劃的宣講和活動,更多人能夠參與到“尋找綠色、守護綠色、創造綠色”的行動中來,不僅僅是要家鄉發展得好,而是要每個人的小行動,匯聚成美麗綠色中國的大鴻圖。
作者:顧敏琳 來源:“虹海征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