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的歷史氣息藏在一條條街巷里,它們承載著這里的記憶,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十堰的街巷有說不完的故事。6月26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探憶·裕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一行11人赴十堰市張灣區花果街辦放馬坪古巷,在這里聽故事、悟情懷......
實踐隊員初次來到放馬坪古巷時,入口有一顆大柏樹。聽一旁坐在古樹旁的老奶奶說:“當年闖王李自成率部隊經過時,曾在此村安營扎寨,放馬休整,馬就栓在這棵樹上。李自成的部隊紀律嚴明,秋毫不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李自成,故為此地取名放馬坪。”

隨后,實踐隊員看到了一個車頭和畫合成的一個車。聽巷子里的老爺爺說這些畫面總能讓他想起那些被時間埋藏的記憶。20世紀70年代,二汽軸瓦廠、二汽化油器廠分別建在村子的東西兩側。放馬坪人與東風人同心攜手,村企共建,不僅建造出了現代化汽車工業企業,而且共同鑄造了艱苦創業的美好精神傳統。

放馬坪里還有許多的故事。比如時代記憶文化墻,20世紀70年代有代表性的物件鑲嵌在墻上,包括東風汽車、老石磨、電風扇、燒柴的灶臺、暖水瓶、縫紉機、收音機、留聲機、黑白電視機、老鐘、竹椅、木桌木柜、馬燈、水桶水缸水壺、木床及日常生活的壇坊罐罐等等;還有一口傳說建于明萬歷年間的古井被村民妥善保存。這口井深13.5米,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冬暖夏涼;還有一個汽車文化博物館,里面有很多的車模,大部分都是出自杜老師的手中;
在古巷出口旁,有一座叫“竹壺幽居”的口袋公園。這個小公園始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占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是東風活塞軸瓦廠的老年活動中心。前些年,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基礎設施破損,昔日游人不斷的小游園漸漸荒廢。2019年7月,在花果街道黨工委的牽頭下,經多方籌措資金,對“竹壺幽居”小游園進行全方位修繕改造,努力打造一座居民“家門口”的紅色主題口袋公園。實踐隊員進入“竹壺幽居”中,里面有小水塘,還有很多鯉魚,烏龜等等,有一股獨家小公園的味道。

這樣一個小小的巷子,卻承載著一段漫長的歷史。它在時代的磨練中保留下來,也許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來這個小巷子中漫步的聆聽著許多的故事。
(編輯人: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