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腳步臨近,一場別具特色的文化傳承活動在社區熱烈展開。近日,合肥大學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的學生團隊(民風民俗探險隊)走進社區,開展“迎新春·寫春聯·送祝福”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以傳統書法書寫春聯和“福”字的形式,讓居民感受濃厚的年味,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煥新生 青少年書法送祝福
春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愿景。本次活動,少年一代通過書法書寫春聯,為社區居民送上真摯的祝福。活動現場,紅紙翻飛,墨香四溢,孩子們在書法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揮毫潑墨,一筆一畫地寫下寓意美好的對聯和“福”字。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春聯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帶隊教師李改表示,“傳統文化只有在不斷實踐和傳承中,才能真正煥發新的生機。”
義務書寫 傳遞溫暖年味
活動當天,許多社區居民被現場的熱鬧氛圍吸引,紛紛前來領取由學生們親手書寫的春聯和“福”字。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拿著孩子們寫的“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連連稱贊:“這樣的手寫春聯比外面買的印刷品更有年味,更有心意!”
不僅如此,不少年輕人也積極參與其中,一對年輕夫妻特意請孩子們書寫“家和萬事興”,希望通過春聯表達對新年的美好期盼。孩子們熱情地詢問每一位居民的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制春聯,書寫過程中既鍛煉了書法能力,也增強了文化自信。
“福”到萬家 文化自信從實踐中培養
此次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節日的溫馨,也成為孩子們文化自信培養的重要契機。學生們表示,在活動中,他們不僅提升了書法技能,更深刻理解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前練書法只是為了作業,沒想到自己寫的春聯能送給別人,還能帶來快樂。”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激動地說,“看到大家拿到春聯時開心的樣子,我也覺得很自豪。”
指導教師表示,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更需要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應用和創新。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感,也讓更多人體驗到了手寫春聯的魅力。

文化傳承 未來可期
此次合肥大學民風民俗探險隊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社區內引發了積極反響。許多居民紛紛表示,希望這樣的文化活動能夠長期舉辦,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溫暖和魅力。
未來,合肥大學的學子們將繼續探索文化傳承的新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實踐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