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安徽工業大學電氣學院的五名學子組成實踐小隊,回到家鄉臨泉長官鎮,開啟了一場探尋家鄉特色文化、傳承文化基因的實踐之旅。長官鎮,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在歲月的長河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踏入長官鎮,首先感受到的是長官之興。這里的建筑風格獨具特色,古色古香的街道兩旁,徽派建筑錯落有致,飛檐斗拱、青磚黛瓦,每一處細節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古鎮的商業也十分繁榮,傳統的手工藝品店、特色小吃攤琳瑯滿目。隊員們穿梭其中,與當地居民親切交流,了解到這些年來,長官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吸引了大量游客,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曾經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紛紛返鄉創業,為古鎮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為實踐隊員們了解長官之興的歷史。實踐隊員徐啊旺 供圖
在探尋過程中,隊員們也深刻體會到了長官之新,F代化的基礎設施與古老的文化相互交融,讓長官鎮展現出別樣的魅力。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昔日的泥濘小道,街邊的路燈造型獨特,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元素。新建的文化廣場上,老人們悠閑地曬著太陽,孩子們嬉笑玩!,F代化的污水處理設施、便捷的電商服務站點,都讓這座古鎮緊跟時代步伐,充滿了發展的潛力。
圖為實踐隊員們了解長官之新的歷史。實踐隊員王路強 供圖
在臨泉長官鎮,有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崇高敬意的育才閣——張蘊華烈士紀念館。踏入館內,陳列的珍貴文物、詳實史料,無聲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烈士們英勇無畏的見證;每一段事跡,都展現著他們為國家獨立、人民解放而獻身的堅定信念。他們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奮勇前行,傳承紅色基因,不忘歷史,砥礪奮進 。
圖為實踐隊員拍攝的烈士事跡。實踐隊員王路強 供圖
長官雜技雕塑也是長官鎮的一大文化特色。在鎮中心的廣場上,一組組栩栩如生的雜技雕塑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賞。這些雕塑以長官雜技為主題,生動地展現了雜技演員們在表演中的精彩瞬間,如頂碗、走鋼絲、柔術等。長官雜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長官鎮有著濃厚的雜技文化氛圍,許多家庭世代傳承雜技技藝。隊員們通過與當地雜技藝人交流,得知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雜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力度,開辦了雜技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雜技人才,讓長官雜技這一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圖為實踐隊員們與雜技雕塑的合影。實踐隊員王路強 供圖
此次實踐活動,讓安徽工業大學電氣學院的學子們對家鄉長官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深刻認識到,家鄉的文化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需要大家共同去保護和傳承。隊員們紛紛表示,回到學校后,將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家鄉的特色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長官鎮,了解臨泉。同時,他們也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家鄉的文化基因在新時代傳承得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