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館:傳統技藝與鄉村發展的碰撞交融
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鄉村的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都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為探尋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技藝進行了怎樣的變化與發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非遺探查實踐隊來到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館,旨在深入了解傳統中醫文化在鄉村振興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以及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 “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它涵蓋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個方面,其中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鄉村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館所承載的田氏正骨療法,是當地傳承數代的傳統中醫技藝。博物館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起鳳鎮,占地面積不大,但布局合理,展品豐富。通過博物館的講解員,實踐隊員了解到田氏正骨療法源于清朝道光年間,歷經六代傳承,至今已有190多年的歷史。田氏整骨以手法接骨和自制膏藥相結合,具有見效快、費用低、療效高的特點,深受患者信賴。其獨特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在治療骨折、脫臼等骨科疾病方面具有顯著療效,深受當地百姓信賴。這種扎根于鄉村的傳統醫學,不僅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醫療服務,更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
田氏骨科博物館中,深入介紹了田氏正骨療法的歷史淵源、傳承脈絡和技藝特點。田氏整骨的創始人是田茂恒曾祖父的父親田殿舉,他創立了“秘方不外傳,在家只傳子不傳女”的家規。第二代傳人田淑價有四個兒子,田茂恒的祖父田承祿在行醫過程中,結合先輩經驗編寫了關于田氏正骨技藝的手抄本,并收藏了不少醫學典籍。到了田茂恒這一代,他突破祖訓,開始招收女子及外姓徒弟,并對接骨膏藥組方和制作工藝進行了大膽創新。
在博物館的展廳里,展示了田氏正骨歷代傳人的照片、手稿、醫書以及他們使用過的醫療器具。這些展品生動地展示了田氏正骨的發展歷程和技藝傳承。此外,實踐隊員們還了解到,田氏骨科博物館不僅收藏了這些珍貴的文物,還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班等活動,向公眾普及中醫骨科知識,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田氏正骨療法為鄉村居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骨科醫療服務。在鄉村地區,交通不便、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田氏正骨憑借其獨特的治療手段,能夠及時為骨折、脫臼等患者進行治療,避免了病情延誤,保障了村民的身體健康。一方面,田氏正骨療法吸引了周邊地區的患者前來就醫,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田氏骨科博物館作為鄉村文化旅游的一個亮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氏正骨療法作為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當地的歷史記憶和人文精神。通過傳承和弘揚這一傳統技藝,增強了鄉村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促進了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雖然田氏正骨療法已被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不高,導致傳承面臨困境。由于傳統中醫正骨技藝的學習周期長、難度大,需要長期的實踐積累和經驗傳承。目前,愿意投身于田氏正骨學習的年輕人較少,導致傳承人才出現斷層。
同時,博物館的維護、設備更新以及傳承人的培養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由于田氏正骨療法主要服務于鄉村地區,經濟收益相對有限,資金短缺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深刻認識到傳統中醫文化在鄉村振興中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淄博田氏骨科博物館的田氏正骨療法,作為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醫療服務相結合的典范,在鄉村醫療保障、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其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政府、社會和傳承者共同努力,加強人才培養、拓寬資金渠道、強化宣傳推廣,讓這一傳統中醫技藝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時,此次實踐也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關注鄉村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鞏芯如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紅色永傳承,墻繪續新章
- 在寒假期間,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紅色文化永傳承,特色墻繪續篇章“團隊的團隊成員分別返回家鄉,調研鄉村墻繪,并采訪居民,
- 02-08
- 非遺拓片傳古韻,匠心筑夢助振興
- 寒假期間,我有幸走進泰山非遺體驗館,親身體驗了拓片這項古老的非遺技藝。在墨香與紙韻的交織中,我不僅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 02-08
- 尋根溯源,領悟阿膠奧妙
- 在東阿的實踐經歷一晃而過,猶如一場穿越千年時光的文化之旅,讓我看到了東阿阿膠的蓬勃發展,也了解到阿膠對東阿經濟發展的重要帶動作
-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