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馬鞍山7月25日電(通訊員 王嫣苒)7月8日,安徽工業大學赴張莊村暑期社會實踐隊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對鄉村的深情,踏上了前往張莊村的旅程。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次將青春夢想與鄉村振興緊密相連的深刻體驗。
初識張莊,夢想啟航
張莊村,一個寧靜而質樸的鄉村,它以廣袤的田野、錯落有致的農舍和淳樸的民風,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初到此地,我被這里的寧靜與和諧深深吸引,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作為青年學子,我們如何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跡,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知識競賽,強國有我
與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初次接觸,是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強國復興有我”知識競賽。在這場競賽中,我們與村干部們并肩作戰,共同回顧了國家的發展歷程,學習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精髓。競賽過程中,我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不僅加深了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解,更激發了我們作為青年一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通過這次競賽,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更要關注國家大事,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大局之中。只有這樣,我們的青春才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圖為實踐隊員與村委會工作人員進行“強國復興有我知識”競賽。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朱琛宇 供圖
深入調研,傾聽民聲
競賽之后,我們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立即投入到緊張的調研工作中。我們跟隨村委會工作人員,走進田間地頭,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下雨天路面容易積水的問題,給村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村民們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對改善生活條件的渴望。他們的期盼,如同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我們不斷前行。我們深知,作為社會實踐隊員,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他們解決這個難題。

圖為村民指出下雨天路面大量積水的原因。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朱琛宇 供圖
實地調研,共謀良策
面對村民們的訴求,我們迅速行動起來。我們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對積水路段進行了詳細的勘查和分析。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咨詢專家等方式,我們逐漸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向村委會工作人員建議,首先要疏通現有排水溝渠,清理淤積物,確保排水暢通;其次,在積水嚴重路段增設排水管道,提高排水效率;同時,引導村民采用科學的種植方式,減少水土流失,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結構。這些建議得到了村委會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并立即組織人員開始實施。

圖為實踐隊員向村委會工作人員提供可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朱琛宇 供圖
成果初現,收獲滿滿
經過對管道的疏通以及對路面的重新規劃,張莊村的排水系統得到了顯著改善。再遇雨天,曾經積水成患的路段如今已能迅速排水,村民們的出行不再受阻,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看到這一幕,我們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了。我們的努力與付出,終于換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果。
這次實踐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書本上的知識只有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發揮出它的真正價值。同時,我也更加明白了作為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更要關注社會現實,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心有感悟,茁壯成長
回顧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我收獲頗豐。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更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如何團隊合作、如何解決問題。這些寶貴的經驗將伴隨我走過未來的道路,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這次實踐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深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大局之中,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青春在鄉土中綻放,實踐讓夢想照進現實。這次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艱辛與希望,也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繼續前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張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合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朱琛宇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