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女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孕育并創造了燦爛的海洋文明,博物館內的一件件展品,向后人講述著中華海洋文化的歷史進程。為深入了解青島涉海類博物館的建設情況,2024年7月10日至27日,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海博知行實踐隊前往青島市博物館、青島貝殼博物館等20余所博物館進行調研,探尋涉海類博物館在文化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中發揮的作用。
一、參觀調研:了解青島涉海類博物館現狀實踐隊以參觀調研為主線,深入了解了青島涉海類博物館的展覽內容、教育活動和文化價值。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成員們被中國海軍的輝煌歷史和現代化成就深深吸引;貝殼博物館內,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貝殼讓成員們大開眼界;在青島市博物館,豐富的海洋歷史遺產讓成員們對青島的海洋歷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調研期間,實踐隊不僅參觀了展覽,還與博物館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博物館的日常運營情況、展品的收集與保護工作,并深入探討了博物館在海洋文化傳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及面臨的挑戰。
二、科技:讓歷史更加生動,讓文化觸手可及隨著數字技術在展覽服務中的應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館”建設成為當前我國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展陳過程中,讓文物活起來。例如,明月海藻館利用VR虛擬現實、體感互動等數字化技術,使參觀者生動形象地接觸和認識海洋生物。青島市博物館通過城市沙盤,為參觀者帶來直觀的視覺效果,生動闡釋近代青島歷史和城市發展脈絡,增強參觀者的互動性和體驗感,讓知識更好入腦入心。
三、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海洋教育在行動在與博物館負責人的交流中,團隊成員了解到,如今許多博物館和當地學校在共建方式上不斷探索,通過博物館研學等活動,使博物館成為“第二課堂”。青島市民俗博物館、青島市南針路航海博物館等博物館充分利用文物資源,通過非遺手工體驗、游戲競技等形式引導年輕人了解海洋歷史、傳承海洋文化,不僅能滿足學生群體的需求,更能推動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養。

博物館不僅是青島海洋歷史的見證者,更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通過本次調研,團隊成員不僅了解了青島涉海類博物館概況,更意識到了博物館在海洋文化教育和普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海博知行實踐隊將繼續秉承實踐精神,探索涉海類博物館,讓公眾認識到海洋文化的重要性,為推動海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實現海洋強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