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淑利,今年42歲,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畢業,現就職于澤州縣高都鎮南街小學,教任數學科目,職稱中小學二級教師。

肩負使命,背負未來
采訪中提到了鄉村教師肩負著傳授知識與塑造未來的雙重使命,原老師對其侃侃而談。首先,我們應具備深厚的教育熱情,視教學為生命的一部分。其次,耐心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品質,面對不同學習速度的學生,他們需要用耐心去引導和激勵。再者,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不斷尋求最佳的教學方法。此外,創新精神讓學生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仍能設計出富有創意的教學方案。最后,作為鄉村教師還需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持續學習的意愿,以適應教育的不斷變化,滿足學生的需求。這些品質共同構成了鄉村教師堅實的職業基礎,使其能夠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嘔心瀝血,開發創新
在鄉村中資源匱乏,學生學習興趣較低,這一難題原老師是如何破解的呢?我們提出問題后,原老師頗有心得,她說:鄉村教師面對資源匱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一項挑戰,但也是機遇。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自然環境作為教學資源,如用田野、河流教授自然科學,用季節變化講解時間概念。其次,故事化教學法能將抽象的數學公式、歷史事件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再者,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不僅培養團隊精神,還能激發探索欲。此外,教師可開展競賽和游戲,將學習內容融入其中,以輕松愉快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的鼓勵和認可對學生至關重要,適時的表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通過這些方法,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鄉村教師也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花。
亦師亦友,砥礪前行
原老師還說,鄉村教師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關鍵在于創造一個支持和尊重的學習環境。首先,她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和需求,通過傾聽和關注,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其次,教師應以身作則,展現積極的態度和對知識的熱愛,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再者,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疑問,營造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探索和犯錯。此外,原老師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給予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感受到公平和尊重。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歸屬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知識,享受學習過程。
采訪感悟
今天我們去采訪了原老師,在與原老師的交談中,我了解到,鄉村教育面臨的不僅僅是物質條件的匱乏,更多的是社會關注度不夠、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但正是有了像原老師這樣一批又一批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鄉村教師,才使得這片土地上的教育之樹得以茁壯成長,為鄉村的孩子們點亮了希望之燈。見證了鄉村教育的現狀與挑戰,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教師們那份難能可貴的堅守與付出。作為一名未來的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與他們建立起信任和親密的關系。我們需要與其他教師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只有堅守初心,以責任和使命感來對待教育事業,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這次采訪讓我學到了很多,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未來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化學2101 焦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