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會結束時,河口中學的朱俊豪主任表示,要持續推進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了解到這項政策,讓他們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同時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以此反哺家鄉,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最后對宣講團的到來表達了感謝。
圖為宣講團與河口中學師生合影留念
(三)入戶訪談宣介:“資助暖民心,政策送溫情”走訪慰問困難生
7月12日下午,宣講團在陸河縣河口鎮開展了“資助暖民心,政策送溫情”走訪慰問活動。在當地村委的支持和協助下入戶走訪了經濟困難學生家庭。

二、活動特色:
管理學院立足學校及學院特色、發揮專業所長,結合青年使命,響應時代號召開展宣講暑期實踐活動。實踐出征儀式上,發出爭做有為青年的號召,積極踐行時代使命。
(一)以“宣傳宣講宣介”助力教育發展,提高政策知曉。
在陸河,宣講團不斷創新和豐富實踐形式:政策宣傳上,趣味游園會增設精準投壺、反應力挑戰等游戲,各類寓教于樂的宣傳游戲讓群眾潛移默化地接觸和認識資助政策,讓國家資助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政策宣講上,播放學院先鋒人物宣傳視頻,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政策宣介上,開展“資助暖民心,政策送溫情”走訪慰問,及時了解困難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家庭成員健康狀況、生活需求等信息,由點及面、由淺入深提供政策知識講解,進一步提高了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的知曉程度,鼓勵有需要的家庭及時申請資助政策,真正回歸到國家政策的目的——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二)以“共鳴共情共振”傳遞正能量,增進政策認同。
在陸河,宣講團成員李小珠、鄭梓桐同學為陸河縣籍。在實踐中,李小珠、鄭梓桐同學擔任“翻譯官”,用家鄉話開展社會實踐,拉近宣講團與當地群眾,也推動了實踐順利開展。在河口中學宣講會上,兩位同學以親身經歷為同學們分享自己從河口中學到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奮斗歷程,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讓當地學生深受觸動和鼓舞,引發情感共鳴共情,也為宣講團與當地學生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奠定良好基礎,擴大了活動影響力,增進了當地學生對國家資助政策的認同感。
(三)以“助學反哺先行”凝聚先鋒力量,詮釋青年擔當。
在陸河,宣講團10名學生成員不僅是受獎受助學生,大部分成員還是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不斷增強受獎受助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受資助的同學反哺社會,一直是國家資助政策的重要目標。在陸河,宣講團組成“先鋒反哺團”,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落實活動策劃、組織和宣傳等每一個環節,致力于“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在陸河,紅色精神的種子四處散落,宣講團先后到激石溪革命烈士紀念園、陸河紅色文化館參觀學習,視聽結合,真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精神面貌;以先輩為范,與前輩對話,拜訪老黨員11位,形成采訪稿2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圖為宣講團成員合影
宣講團以實際行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國家資助政策,在國家政策中獲益,以此取之國家,報之國家,為國家和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與當地攜手,助力陸河未來人才培養,共繪鄉村發展新藍圖。
(通訊員 王思彤)
(來源:深信管院“助學·筑夢·鑄人”資助政策宣講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