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范大學 8月5日訊】(通訊員:胡兵)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人工智能以磅礴之勢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塑著社會的運行模式和人類的生活方式。然而,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系列倫理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在此背景下,江蘇師范大學公共管理與社會學院的師生們積極響應時代呼喚,以“人工智能倫理”為主題,開啟了意義深遠的三下鄉調研活動。


調研團隊深入城市與鄉村的各個角落,走進企業單位、社區街道,與科研人員、企業管理者、普通民眾等展開深入交流。在科研機構,同學們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最新進展,探討科研過程中的倫理考量與規范制定;與科研工作者共同思考如何在追求技術突破的同時,堅守倫理底線,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符合人類的整體利益。



在企業中,他們考察人工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環節,分析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時,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倫理責任。了解企業在數據隱私保護、算法公正性、人工智能產品的安全性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臨的挑戰和困境。
走進社區,調研團隊與居民們熱切交談,傾聽他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看法和感受,了解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工智能倫理問題的認知程度和關切焦點。通過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收集了大量關于人工智能倫理認知、態度和期望的第一手數據。
此次三下鄉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與實踐的碰撞融合,更是學院師生們對時代命題的深刻回應。他們以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基石,以深入的實地調研為途徑,努力探尋人工智能倫理問題的解決方案,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江蘇師范大學公共管理與社會學院的學子們用青春的腳步丈量科技與倫理的邊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他們的調研成果,將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依據,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發展指南,也將為提升公眾的人工智能倫理意識發揮積極作用。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人工智能技術必將在倫理的軌道上穩健前行,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江蘇師范大學 智聯基層,慧聚民心——人工智能倫理風險調研團 責任編輯:王議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