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背景下,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全面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動員引導青年學生深入了解一線情況,7月24日至28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子赴金寨開展了以“賡續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研究新質生產力賦能金寨縣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路徑”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校團委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組織實施。
英雄事跡了于胸,紅色血脈續心中。在實踐期間,團隊成員先后參觀了紅軍廣場,革命博物館,立夏節起義舊址,洪學智故居,劉鄧大軍指揮部等蘊含著老一輩革命先烈紅色精神的景點。對金寨縣特有的“將軍縣”稱號,以及其延綿不斷的紅色基因和經久不息的紅色文化有了更為深刻地理解。在參觀完紅軍廣場后,在下山途中,隊員們偶遇了一位老紅軍的后人——李志華爺爺,他用紅軍過草地的故事,引出了李仁甫同志在戰場上擔任旗手,被朱德總司令贈送皮包的感人經歷,紅軍戰士的大無畏精神讓團隊成員深受感動,也體會到了百年后萬家燈火通明的來之不易。
圖為李志華老人在給團隊成員講述其故事和榮譽
李志華同志向團隊展示了父子兩人的榮譽,并看著老照片、老物品,將其背后蘊含的生動故事娓娓道來。同時,他也向團隊青年表達了殷切的希望,要把革命意志在新時代傳承下去,將“大別山精神”在金寨乃至全國發揚光大,在黨和國家的召喚中砥礪前行。通過聆聽了其講述父親李仁甫先輩的革命故事以及自己在家庭環境熏陶下不斷努力獲得的種種成就,我們心中的紅色理想更加堅定了,紅色種子在我們的心里萌發,在采訪結束后,團隊為李志華爺爺拍攝了一張生活照并且送給了他。
圖為李志華老人與其愛人合影留念
翌日,我們前往雙河鎮參觀“五星上將”洪學智的故居,通過拜訪洪學智的侄孫洪貴柱老人,他讓我們通過一個不同于歷史教材的角度去了解將近百年前的歷史事實,學習洪老前輩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金寨十萬人參軍參戰,最終活下來的還不到一千人”,“不管金寨在發展中遇到什么,洪學智將軍都盡全力向中央爭取解決方案,為老區人民造福”,洪貴柱爺爺操著一口樸實的雙河方言,說的每句話卻都落在我們心尖。
圖為團隊成員在采訪洪貴柱老人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通過參觀斑竹園紅色小鎮及天堂寨劉鄧大軍指揮所,了解發生于此地的革命故事,草地夜行,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金寨為新中國的解放付出了很多,“十萬”金寨兒女遠赴戰場,據當地村民的介紹,當時從金寨走出去的一千名紅軍里,只有一個人可以安全回家,由此看出當時的犧牲是多么的慘烈。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金寨人民依舊沒有停止為祖國奉獻自己,為解決“史河淠河”的水患,金寨舍棄了當時的經濟重鎮——麻埠鎮,“十萬”金寨兒女遷出舊址,“十萬”畝良田被水淹沒,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庫史詩。馬鬃嶺上千萬朵映山紅是由將士們的鮮血染紅的;金寨學子身上的紅領巾是由將士們的鮮血染紅的;而現如今我們美麗的金寨也是靠當年從金寨走出的將士百姓的鮮血汗水所換來的。紅色血脈始終流淌于金寨兒女的心中,奉獻精神鑄于金寨人民的血脈,促使著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圖為團隊成員在挺近大別山雕像前合影留念
人的一生,大都行進在信仰的道路上。有的心系蒼生胸懷天下,有的蠅營茍茍自私自利;有的踐行大道匡扶正義,有的損人利已背信棄義。《草地夜行》里也有一條路,那是一條通向陜北的路,是一條堅定的信仰之路。在蒙蒙細雨中,團隊來到了一副雕像下,雕像名為“草地夜行”。整個雕像悲壯而動人,它的故事原型是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紅軍為了幫助一個小戰士趕上隊伍而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故事。仰望紅軍戰士堅毅的面龐隊員們無不為革命先輩們的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而動容。我們在雨中,肅立著……
圖為團隊成員在雨中仰望雪中夜行雕像
科技鑄就脫貧路,創造帶來振興夢。金寨縣作為長期以來的貧困縣,直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步入了鄉村振興的時代。通過這幾日的三下鄉活動,也讓我們看到了科技改變生活的實例,現在已經完全實現了“鎮鎮通公交”,這使得村民來往縣城非常方便,不必像以往一樣來回需要中轉,每個鎮上與村里也直接通有鄉村公交,保障每個村的出行。眾所周知,“要想富,先修路。”村與村之間的道路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泥濘不堪,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整潔的柏油路。梅山鎮正策劃設計建設紅色基調養老基地和一系列記憶坊,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在縣城開發區內創辦的各種新辦企業(如金寨雅迪工廠,將軍磁業等)為金寨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業崗位,保障了基本的收入來源。金寨人民用雙手雙腳開創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脫貧振興路。勤勤懇懇的奮斗精神薪火相傳,踏實肯干的務實品質生生不息。
圖為湯家匯小鎮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在金寨這片紅色沃土上,有金寨紅25軍軍部舊址、紅28軍軍部舊址、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大灣村等紅色景點。紅色是金寨的本色,是金寨的根與魂,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回望烽火歲月,點亮一段又一段的紅色記憶。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金寨革命博物館
在此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實踐團隊貫徹落實了不怕吃苦的堅韌品質,在實踐中學習了金寨縣從抗日戰爭到全面脫貧時期的歷史史實,傳承了老區人民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永不言棄的紅色革命精神,深刻體會了金寨人民樸實無華,熱情好客的情誼,為宣傳紅色文化,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品質,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