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悟建設領域新質生產力,引領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實踐團赴華南、華北、西南等地,開展“
尋訪卓越工程師,體悟新質生產力”主題型社會實踐。通過尋訪“國家卓越工程師”“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引導青年學生篤定投身重大工程建設和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志向,建功科技自立自強,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2024年6月30日至7月13日,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實踐團在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婷婷老師和學院團委書記金立喬老師等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奔赴華北、華南、西南三地
近20家國家行業重點單位,近30處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技術中心等實踐調研。
華北實踐團赴某科研院所,從歷史傳承到未來創新體悟建設領域新質生產力:對話資深工程師前輩,深入了解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背后的家國情懷與實踐經驗,深刻感悟到該科研院所“奉獻、拼搏、求實、超越”的精神內涵。
赴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感知“忠誠奉獻 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探尋國家航空領域的土建工程實踐和前沿技術,體悟新質生產力在推動國防科技工業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赴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感悟勇擔時代使命的先鋒精神:調研企業展廳、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擴建項目,體悟先鋒精神的深刻內涵,深入了解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切身體會科技自立自強精神。

圖 1 華北實踐隊在北京
華南實踐團赴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感悟以數智動能守護城市脈搏的科技力量:深入泛在網絡實驗室、設備設施服役安全研究中心、客流與環境安全研究中心、綜合安全與運維保障研究中心,感知新時代軌道交通領域的新需求、新技術,體悟數智交通“新質生產力”。
赴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項目(廣花城際)調研,感知“軌道上的大灣區”跑出加速度:實地學習國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前沿技術,體悟新質生產力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赴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和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項目,領略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探索適應歷史文化保護的更新發展路徑,學習城市在“二次創業”的道路上再造新空間、聚積新能量的新方法,體會科技力量在發展老城新質生產力的擔當與奮進中煥發勃勃生機。
赴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總部和科創大廈項目,觀建造之新,探建筑未來:調研學習中建四局以“高、大、精、深、新”的優勢塑造城市建筑歷史、現在和未來的路徑與成效,了解前沿建造技術,感受創新驅動下的新質生產力對行業變革的巨大推動力。
赴中建八局華南公司及其知識城產業聚集服務中心項目區,訪產業革新之法,探高質量發展之路:體悟華南公司“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企業文化與爭當“廣州排頭兵”的精神理念,深入了解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中的新成效。

圖 2 華南實踐隊在廣州
西南實踐團赴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感悟追求卓越的高遠志向:走進高性能大跨度空間結構工作室,領悟中建西南院“鑄造精神,成就員工,服務社會”的企業責任內涵,體悟“新質生產力”。
赴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感悟矢志不渝攀高峰的創新文化:走進建筑技術研究工作實景,參觀四川建科院四川省綠色三星級建筑改造綜合展示平臺,對建科院科技樓綠色三星建筑示范項目改造經歷、運行情況進行了解,感受企業“選賢納能、才盡其用”的人才理念;
赴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感悟勠力前行的團隊精神:學習以服務全球交通和市政建設為使命,以交通建設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先導的企業文化,感受融小我于大我、為國家鐵路建設勇當開路先鋒的精神傳承。
赴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感悟構建生態友好世界的使命愿景:感受成都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生態建設理念以及將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設計思想,領略成都院“為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卓越的工程管理與工程技術服務”的企業使命。

圖 3 西南實踐隊在成都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以“尋訪卓越工程師,體悟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展開,實踐團在國家行業重點單位的學習調研中體悟勇立時代潮頭的先鋒精神,深切感受到科技創新與人才引領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考察中感受“科技+建造”的行業轉型升級,領悟科技創新、智能建造的重大意義與任重道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創新主導下的先進生產力形態,代表著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發展方向,對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意義重大。實踐團將從自身出發,矢志科技報國、為民造福理想,學好專業本領,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將工匠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所從事的領域潛心深耕,為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之路、推進國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傾注浙大建工學子的青春熱血與智慧力量!
文|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實踐團 鄧皓文等
圖|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實踐團
指導教師:金立喬、王曉萌、張宇、李媛、尹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