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訊 通訊員(顧思語 喬娜 曹夢穎)面對日益嚴峻的垃圾處理挑戰與環境惡化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并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在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近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語潤鄉村,青春綠動”社會實踐團深入南京市溧水區石湫街道向陽村,開啟了一場綠色變革之旅。

圖1為外國語學院“語潤鄉村,青春綠動”社會實踐團合照
實地調查階段
活動伊始,社會實踐團隊親身丈量鄉村的每一寸土地,深入到村民的家中進行實地探訪。在探訪過程中,實踐團隊采用了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與當地村民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交流。他們耐心傾聽村民的心聲,詳細詢問了垃圾分類的現狀、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村民對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需求和期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調研活動,實踐團隊不僅收集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還深刻感受到了村民對于改善鄉村環境、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迫切愿望。
垃圾分類一起行
針對向陽村垃圾分類工作面臨的困境,團隊成員迅速行動起來,積極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實踐課,以實踐促認知,以行動破難題。課程特別設置了兒童組和成人組,以更加貼近不同年齡段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團隊成員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了群眾們對垃圾分類的興趣,讓他們從中學習到垃圾分類的知識和重要性,將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帶回家中,帶動家庭成員共同參與。

圖2為實踐團開展垃圾分類實踐課
對于參與此次“三下鄉”的團隊成員而言,他們不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更成為引領鄉村居民認識垃圾分類重要性的先鋒。在這一過程中,團隊成員不僅個人的環境保護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更在策劃與執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社會責任的重量與溫度。未來團隊成員也將積極投身到各類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活動中,為共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綠色家園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