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展經綸,鄉村邁向振興亳州,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自古以來便于中藥材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亳州中藥材產業不僅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是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本草振興,富農強村”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安徽省亳州市,展開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深入調研了亳州中藥的起源、種植與發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對鄉村振興和中藥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亳州作為我國著名的中國要材生產基地,其中藥材種植面積廣泛,品種繁多,質量上乘。在大周村,團隊進行了宣講,在宣講過程中,村民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盼,我認識到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亳州中藥材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亳州正積極發揮中醫藥材的產業優勢,推動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中藥材的市場競爭,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亳州注重中藥材種植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有效保護了鄉村環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不僅如此,中藥材產業與中醫藥文化緊密相連,通過三下鄉活動,團隊宣揚了中醫藥文化、普及了健康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并認同中醫藥文化。這種文化傳承不僅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內涵和精神動力。
隨后村干部劉文偉老師帶領我們在田間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中藥作物以及中藥的外貌、習性,如種植周期、市場需求等。我意識到在新的機遇下,必然少不了新的挑戰。中藥材種植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農民種植中藥材的收益逐年增加,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但是種植難度高、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產業鏈不完善、價格波動劇烈以及標準欠缺等問題仍制約了中藥材對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這些知識的注入為團隊帶來新的認識,因此,振興中藥迫在眉睫。

圖為大周村后備干部劉文偉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中藥材種植基地并帶領團隊了解中藥材外觀及特征 山東藝術學院 東浩楠 供圖
作為新時代的一員,我有責任學習、傳承并弘揚中醫藥文化,并思考緩解問題的方法,例如強化品牌建設,推動產業融合,加強中藥材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的市場監督體系,及時公布市場信息和價格預警,制定統一的種植、加工和質量標準,提高產品附加值等。希望這一瑰寶在未來的長河中始終綻放絢爛的光輝。
團隊在次日來到中醫藥文化館,文化館分為亳州廳、華佗廳、神農廳。亳州廳了解到亳州中藥材的發展史,亳州被譽為“中藥之都”,有著1800多年的中藥種植、加工、貿易歷史。這個地區不僅是神醫華佗的誕生地,而且還以中藥材的種植和貿易而聞名。華佗廳則聚焦于華佗的生平及醫學成就,亳州作為華佗的故鄉,這個展廳展示了華佗的醫學成果,包括五禽戲的發展。五禽戲作為一種古老的健身方法,被認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神農廳了解了神農時期對亳州中醫藥發展的促進作用。隨后團隊對夏克平老師進行訪談,夏老師向團隊介紹氣功并教授五禽戲,不僅體現了中醫藥的預防理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此次三下鄉活動也在這里畫上圓滿的句號。

圖為夏克平老師講授并帶領團隊成員學習五禽戲 山東藝術學院 東浩楠 供圖
三下鄉活動的結束并非我們對中醫藥熱情的終點,在這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驕傲與自豪,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藥材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和獨特魅力。盡管中藥材產業還面臨著許多的困難與挑戰,但有吾輩優秀青年積極投身,必將翻越萬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中藥材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偉大事業的成功。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藥材產業一定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圖為團隊成員與夏克平老師在中醫藥文化館合影留念 山東藝術學院 東浩楠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