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上紅旗展 革命精神代代傳
井岡山7月14日電(通訊員郝士逸 李臣治)
為學習宣傳井岡山精神、感悟紅色歲月的奮斗篇章,7月12日,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文法學院“傳承井岡精神·爭做工大青年”社會實踐團隊前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進行調研走訪,通過訪問博物館職工干部,開展問卷調查等形式感悟井岡山精神在當代井岡山市的傳承。
7月12日下午3點,實踐團隊成員郝士逸、李臣治、劉李健到達了位于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南路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門前,陽光灑在莊嚴肅穆的毛澤東同志雕像上。團隊成員們緩緩走近雕像,停下腳步,目光中滿是崇敬與懷念。成員們輕輕放下手中的背包,整齊排列,靜默片刻,感悟跨越時空的革命情懷。
進入博物館內,團隊成員們仔細端詳著革命時期的歷史文物,“工”字銀元、朱德題寫“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名手稿、鐘步全烈士黨徽......成員們不時停下腳步,低聲交流著各自的感想,被革命先輩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感染。
成員們認真觀察,緩步穿過一個又一個展廳。朱毛會師展廳結合大型場景復原、繪畫、仿真雕塑和多屏影像演示,走進場景中仿佛置身于會師廣場前;紅軍洞展廳復原一個幽奇深邃的山洞,二灘飛瀑傾斜而下,水花四濺,兩側怪石嶙峋,奇峰突兀。五百里井岡展廳采用11米×6米的巨型沙盤,展現了五百里井岡絕特、瑰麗的地形地貌。沙盤里的紅色線路標記,標識出了毛澤東同志當年上井岡山的路線。在隨后在與博物館職工干部的訪談中,團隊成員們更是收獲頗豐。他們詳細詢問了井岡山精神在當地的傳承情況,包括學校教育、社區活動、紅色旅游等多個方面。職工干部們熱情地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做法,讓團隊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井岡山精神在當地人心中的深厚根基和廣泛影響。
而后,在獲取場館相關負責人同意后,隊長郝士逸在第五展廳,“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主題展館為參觀群眾介紹展廳概況。“井岡山精神是以為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核心的堅定理想信念、艱苦奮斗、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紅色革命精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在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極其深遠的意義。她將永遠彪炳于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在井岡山斗爭艱苦歲月里培育的井岡山精神,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首創精神,體現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高尚情操,對中國革命歷史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井岡山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堅定不移地推向前進!”參觀群眾在聆聽郝士逸的介紹之后,對該展廳內容有了詳細的認識與了解,有甚者對介紹贊不絕口。


7月12日下午17:30,隊員們走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天空暴雨驟降,但仍未平復同學們如火的青春熱情。隊員們與參觀群眾一同在館外大廳避雨,并對參觀群眾進行隨機采訪,詢問不同年齡段來訪者參觀感受如何,收獲了什么。群眾紛紛表示,來井岡山感受和學習一番,革命根據地熱情赤忱的革命歷程,一路學習,一路熱血沸騰。先烈們為革命所奉獻和犧牲精神,深深震撼著心靈,之前沒有親眼見過,沒有深切感受過,就不能體會革命先烈們所用生命換來這,來之不易的今天。我們作為國之子民,十分的慶幸能夠出生在這樣的和平年代,感受到時代和社會發展給我們帶來種種進步和生活富足。

7月13日下午15:00,團隊成員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那些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團隊成員整齊排列,從青石板鋪就的階梯上緩慢上行,并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三鞠躬,表達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隨后,隊員繼續上行,走至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低頭默哀一分鐘,并繞行一周,表達對先烈的無限追思。
本次“傳承井岡精神·爭做工大青年”社會實踐團隊赴井岡山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加深了團隊成員對井岡山精神的認識與理解,也激發了團隊成員的時代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團隊后期傳播弘揚井岡山精神與革命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郝士逸 李臣治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
地址:宣城
電話:1527333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