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畫里鄉村,留夢里鄉愁
泱泱華夏,代代相承。攤開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卷,我們能感受鄉村“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自豪;能體味鄉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能領會鄉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和樂。在社會主義的今天,鄉村更是承載了中華文明農耕經濟之主線,鄉土之精髓。而在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廖家村,我看到了一幅幅鄉村美景圖,體會到了當地文旅宣傳給鄉村帶來的顯著變化。
七月,炎炎夏日,剛踏入廖家村的我們便被潺潺溪水所吸引,映入眼簾的是山清水秀的鄉村美景。村莊四周則是茂密的森林環繞,山巒起伏,峰回路轉。春季,山花爛漫,萬物復蘇;夏日,則綠意盎然,溪水潺潺;秋季,層林盡染,碩果累累;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四季更替,各有千秋,構成了廖家村獨特的自然風光。而廖家村充分利用了鄉村自然條件優勢聚力打造了集生態采摘、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旅游+農業”“新型農業+服務業”的產業模式,通過產業引來人氣、人氣帶動經濟,以農促旅、以旅強農。
在村委會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當地旅游景點如楓楊坪、古法榨油文化博物館、鐘鼓廟吊橋棧道、閱花園等等,見證了當地文旅產業發展后帶來的巨變,文旅項目的發展對于鄉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帶動了鄉村的經濟繁榮,提高鄉村的生活水平。同時,文旅項目的發展也可以保護和傳承鄉村的歷史文化遺產,提升鄉村的價值。楓楊坪處,亭亭玉立的古樹告訴了我們廖家村的歷史古跡;閱花園一個又一個采摘培養大棚讓廖家村農業生產全面發展,優產優培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鐘鼓廟吊橋棧道處,我們感受到了鄉村美景,聽著潺潺溪水愛上了屬于廖家村的浪漫……
踏入閱花園,我見證了廖家村關于農業與文旅結合發展的具體實踐。與傳統的采摘園不同,閱花園園區內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產業鏈也實現了升級。這主要得益于園區采用了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技術和養殖方法,使得農業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果蔬種植方面,閱花園重點發展了圣女果和蘭花的培養與擴張。圣女果色澤鮮艷,口感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而蘭花則是我國傳統的觀賞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這兩者成為了園區最具代表性的養殖特色。小隊成員在園區內親自參與了果蔬的采摘,體驗到了豐收的喜悅。此外,園區還開展了農業體驗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體驗。游客們在園區內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還可以親手采摘果實,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閱花園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來源。同時,園區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了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這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農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鄉村美景,振興鄉村,和諧畫卷,振奮人心。在此次活動中,我體會到了當地文旅宣傳活動帶來的巨大變化。鄉村振興戰略,在希望的田野上酒滿了陽光,在遼闊的大地上擎起了旗幟,同時也給農 業增效注入新的動力,給農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更為中國農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帶來了更多的破解之道。
作者:侯雯燕 來源: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赴廖家村文旅宣傳調研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