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遍山原白滿川,文旅蝶變在廖家
2024年7月6日,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赴廖家村文旅宣傳調研小分隊來到十堰市茅塔鄉廖家村,為了切實感受鄉村文旅發展現狀與成果,并且實地考察結合當地的文旅優勢特色進行有效宣傳,收獲頗豐。
廖家村位于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中南部,距離城區15公里,全村國土面積16.8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0%。據了解過去的廖家村,由于交通原因導致山區群眾致貧,水質問題嚴重,影響村莊環境。而今已然發生了大變樣,村干部們基于當地綠山環繞、流水其間的自然特色,以鄉村振興為引領,大力推進文旅農融合發展和“六邊三化三美”戰略,實現了文旅發展、生態環境、群眾脫貧的目標,走出了一條區域旅游扶貧的路。
旅融合發展綜合體的重要成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閱花園的果蔬種植和水產養殖,村民們在園區內工作獲得收入,而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鏈的升級是該園區有效的推動措施,圣女果和蘭花的培養與擴張則是其中最具代表的養殖特色,團隊成員在園區內親自參與了果蔬的采摘,并且品嘗到了新鮮味道。不僅如此廖家村聚力打造集生態采摘、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旅游+農業”“新型農業+服務業”的產業模式,通過產業引來人氣、人氣帶動經濟,以農促旅、以旅強農,映射了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模式之從成功。
同時系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一體的農家樂,以其獨特的鄉村風情與熱情的待客之道吸引了眾多游客,不僅為游客提供了體驗活動,還提供獨具地方特色的菜肴,讓人們感受到廖家村農文旅發展的成果,村民們從中增收獲得幸福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團隊進行了入戶調研,旨在了解村民們對于廖家村農文旅發展的支持度,村民們對我們的工作表示配合,同時對廖家村文旅宣傳表示高度重視和參與感,期盼著在其中能夠提升自我的生活質量。
當地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是絕佳的旅游勝地,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為當地提供了優質的水源,村民們在茅塔河中洗衣洗菜,依舊清澈如初。最具特色的無疑是楓楊坪區域,這里屹立著一棵百年古樹,歷經滄桑見證著聊家村的偉大蝶變,右側流淌的小河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河邊盎然生長的花草,便是對村里空氣質量與水質最大的肯定。原先的一片油菜花田如今承包給村民們種植,頗具成效,展現出生機與活力。
鐘鼓廟吊橋棧道背面便是綠山,清涼之感撲面而來,下面則是流水蜿蜒不息,一旁的石碑上刻著清晰的紅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廖家村做出幾番改變最為堅守的初心,為了解如何在文旅發展中把握環境與經濟的平衡,我們采訪了后備干部王啟龍鐘,如是說“首先我們村上沒有大型的企業,只有一個企業是茶廠,對于環境是沒有任何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在轉變我們村的生活生產方式,比如說對面的小區現在在通天然氣,以后就會減少柴的使用量。”
廖家村的發展規劃有著十分清晰的定位,主要是針對村子的特色文旅區域和生態環境優良,依據鄉村振興策略,旨在促進農文旅融合,提升當地經濟水平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帶動村民一起致富,提高了村民們在村子建設中的參與度與幸福感。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困難與挑戰,“挑戰和困難都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在旅游方面,現在都是自媒體時代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做這個宣傳。第二就是如何提升硬件上面的接待能力和接待特色,主要是這兩條。”后備干部王啟龍鐘說。
在廖家村見到的不僅僅是這些年依山傍水的偉大蝶變,還有未來農文旅發展市場的巨大潛力。鄉村文明的建設需要更多有志青年的加入,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創造力與一腔熱血。廖家村正在打開通往城市的門,卻不丟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初心,才讓昔日的荒涼蝶變成如今的光彩。
作者:陳昱竹 來源: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赴廖家村文旅宣傳調研小分隊
- 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主題團日活動
- 科技是推動國家進步的重要引擎,只有科技強國,才能贏得未來。7月13日“青年觀察家”科技創新實踐調研團在張浩興老師和程琦老師的精心
- 07-14